项羽被夸得有点飘,黑脸泛红:“一定!虞姑娘在外拍戏,注意身体!莫要太过劳累!若有…若有电器损坏,随时告知孤…我!免费维修,上门服务!”这拜年词儿,也就项羽能想得出来。
挂了电话,项羽握着手机,嘴角咧着,半天没收回去。许仙淡定地给他夹了片和牛:“羽哥,牛肉快煮老了。”
零点的钟声敲响。窗外,城市的夜空被此起彼伏的烟花照亮,绚烂夺目。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电视里的欢呼声混在一起。
“新年快乐!!!”我们几个举着杯(刘邦举着酒瓶),乱七八糟地喊着。
孙二娘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饺子。刘邦非要玩个“硬币饺子”,说谁吃到谁来年发大财。结果他自己第一个就咬到了,乐得见牙不见眼,结果乐极生悲,硬币卡嗓子眼了,咳得惊天动地,被孙二娘一巴掌拍在背上才吐出来。许仙嫌弃地看着那枚沾着口水的硬币,默默把自己的饺子拨开检查。
项羽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饺子,没硬币,有点小失望,但还是吃得很香。
我咬了一口,鲜香多汁。看着身边这群穿着滑稽唐装、吵吵闹闹的“家人”:醉醺醺的邦哥,被孙二娘揪着耳朵;一脸满足啃着饺子的项羽;优雅吃着松露、手边放着破碗的许仙;角落里,刘邦弄来的塑料财神还在不知疲倦地扭着屁股唱着歌…
窗外的烟花映在玻璃上,明明灭灭。屋里暖气开得很足,火锅的热气蒸腾,食物的香气混杂着刘邦身上浓烈的酒气、孙二娘带来的烟火气,还有许仙那若有若无的松露味儿。闹腾,混乱,甚至有点荒诞。
但真他妈的…暖和啊!
这就是家吧?管他什么天庭,这一刻,有酒,有肉,有朋友(虽然没几个正常人),就够了!
“新年快乐!”我再次举起杯,这次是对着所有人,笑容发自内心。
“快乐快乐!”刘邦大着舌头喊。
“嗯。”项羽用力点头。
许仙端起他那杯82年的拉菲(疑似),对着我,也对着窗外的万家灯火,轻轻晃了晃,金丝眼镜下的唇角,似乎也勾起了一个极淡、极真实的弧度:“新年快乐,老板。愿这人间烟火…长存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
年过完了,塑料财神爷们被刘邦依依不舍地塞进了床底,项羽那个赛博“八爪鱼吉祥灯阵”也被许仙以“影响市容及邻里电路安全”为由,强行拆解回收,零件散落在维修台上,像一堆失去梦想的废铁。
金镶钻火锅被许仙的助理小心翼翼地收走了,留下那口朴实无华的大铁锅重新上岗。店里恢复了往日的模样,只是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点火锅底料和“十全大补酒”混合的奇特年味。
回到了熟悉的轨道:刘邦继续在孙二娘的店里玩老树开花,偶尔被揪着耳朵拎回去修热水器;项羽埋头在他的维修台,把过年的热情全倾注在给街坊邻居修那些年久失修的老家电上,修好一个就一脸严肃地跟人科普他的“宇宙能量和谐共振保养法”,把大爷大妈唬得一愣一愣;许仙则重新沉浸在他的宋代破碗、高科技垃圾和财务报表里,只是偶尔会不动声色地让项羽“出差”去南方某个靠近影视城的小城“考察市场”(虽然项羽每次回来都蔫头耷脑,显然没“偶遇”到某人);苏雅恢复了研究所和咨询室两点一线的生活,带三明治、整理我灾难现场的办公桌、跟我斗嘴,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,甚至…更好了一点。
那点若有似无的暧昧,在年节的热闹退去后,反而像埋在灰烬下的火星,暖融融地持续着。
直到那个下午。
苏雅像往常一样推门进来,手里没拿三明治,也没背她那个装考古记录本的大包径直走到许仙的办公桌前,把一张照片“啪”地拍在光洁的红木桌面上,动作带着点罕见的焦躁。
“许老板!您快看看这个!”她的声音有点紧。
照片拍得有点模糊,像是什么粗糙石壁或者陶片的表面。上面刻着几个极其扭曲、古朴的符号,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邪性。不是甲骨文,也不是金文,更像某种…更原始、更混乱的涂鸦,但偏偏能看出是刻意为之的文字。
我们都围了过去。刘邦叼着根牙签凑热闹:“哟,小苏,这又是哪挖出来的天书啊?看着跟鬼画符似的。”
项羽也放下手里的电烙铁,皱着眉凑近看,眼神里带着本能的警惕。
许仙推了推金丝眼镜,拿起照片,对着光仔细审视。他看得极慢,指尖无意识地在照片边缘摩挲,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得像手术刀。
“哪儿来的?”许仙的声音听不出情绪。
“所里刚清理一批早年地方征集来的杂项。”苏雅语速很快,“一堆破陶片、碎骨头,没什么价值,本来准备归档封存了。我…我整理的时候,这块陶片掉出来,背面朝上,我没在意,差点当垃圾扫了。鬼使神差地翻过来一看…就看到了这个!”她指着照片,“我当时就觉得…这符号的‘味道’…跟之前接触过的、带‘司命’气息的剑和那些甲骨文碎片很像!但又不一样!更…更原始,更…凶!”
许仙没说话,继续盯着照片。咨询室里安静得只剩下刘邦嚼牙签的细微声响。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弥漫。
“能…能看出写的啥吗?”我忍不住问,心里那根被年节暖意暂时麻痹的弦,又绷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