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。
贝希摩斯欺骗、忽悠肖恩了吗?
确实欺骗忽悠了。
但如果没有贝希摩斯的欺骗和忽悠,那可能会生一些更离谱的事情。
贝希摩斯本意是坏的,执行好没好暂且不论,至少不会出什么大问题。
就像教员曾经劝导别人多读红楼梦,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那段曾经讲过。
他父亲曾经雇佣过长工短工,给那些人鸡蛋吃,却不给他这个儿子吃。
以及有些小地主,怕雇工不好好干,自己还得省吃俭用。
这些都无关善恶,无非利益二字。
在这种利益关系的联系下,只要决策者保持贪婪和智慧,以及生一些极端事件,那么整体风气都是偏正向的。
为什么网上网友会说朱元璋什么“爱民如子”,其实朱元璋并没有。
因为本质上老百姓都是他朱家的财产,贪官污吏就相当于家里请了个管家,天天偷家里东西。
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他儿子犯事了,哪怕如同桀纣,那他也不会怎么处理。
就像家里的钱被儿子偷了,那最多打一顿教育教育。
战国秦国时期,储君嬴驷犯法,却也依旧被流放山野进行处罚,不是因为秦国真的想惩恶扬善,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必须拥护秦法才能变强。
相当于父亲创业到了关键时候,儿子犯事了,把儿子送进去才能保证公司继续展,否则公司直接破产。
最明显的案例就是统一后赵高犯了死罪,蒙毅请求杀赵高,嬴政却赦免了赵高,相当于亲自断绝了秦国国运。
赵高比嬴驷更重要吗?
并没有,只是因为那个时候的秦国已经创业成功了。
但这些“例外”终究只是少数。
只要看重利益,那整体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偏差。
可如果不看重利益,有什么“理想”。
那就完蛋了。
路线正确,那没什么问题。
路线错误,那比这些贪婪者更可怕。
教员就说过,如果路线错误,知识越多越翻洞。
这就是现在经常说的,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。
所以肖恩这种人,不管他以后能不能醒悟,能不能成长,现在都是绝对不能让他成为自己这一方的人的。
“肖恩,你是指那个生命力和倒吊差不多的人吧?他并不迷茫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