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回想起当天在金銮殿上。
朱慈烺诛杀那些大臣之时的果断,并且提前收集好了那些大臣的罪证。
心想这个逆子谋定而后动。
并且行事杀伐果决,或许在如今这种乱局之下,由朱慈烺来当皇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既然想不通其中的关窍。
崇祯太上皇也不想那么多了,继续躺着休养身体。
他还想把身体给养好之后。
看看朱慈烺这个敢造反的逆子,究竟会把这大明江山变成什么样?
否则崇祯不甘心呐……
……
而在京城之外。
明军总共才出动了4500名火枪兵。
加上朱慈烺派出的9000名骑兵,还有英国公张世泽他们,后面带着出去追击敌人的3万5千多步兵。
总兵力加起来才4万9千多人。
此刻却追着10倍以上的敌军四处追杀,而绝大部分的敌军正在不顾一切地拼命逃窜。
除了朱慈烺之外。
没有人能想到战局会变成这样子。
在合久必分、分久必合的千年古史之中,凡是以少胜多的战例,那肯定都会被载入史册。
相信今天发生的这一战。
同样也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无数的后人都会来研究这一场大战。
站在朱慈烺侧后方的方正化。
看着自始至终都是一脸淡定从容的朱慈烺,心里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,那真的是连绵不绝啊!
七年前朱慈烺开始摆烂的时候。
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唯一的要求,那就是把方正化给调到了朱慈烺的身边去。
所以这几年的时间,方正化是亲眼看着朱慈烺一步步崛起的。
朱慈烺布局和谋划的很多事情,也都是由方正化经手去执行的。
所以方正化对朱慈烺的事情特别了解。
而也正是因为了解的事情太多太真实,方正化反而越发的敬佩朱慈烺。
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。
在朝局彻底糜烂,并且朝堂内外没有任何助力,又不受皇帝和大臣待见的情况之下。
硬是以一己之力,暗中打造了一支强军,并一举造反成功登上皇位。
接着迅速稳定局势,整顿军伍。
坦然地迎战10倍以上的敌人。
在如此仓促的情况下。
今天竟然打出了这样一场大胜仗,那么朱慈烺这皇位是彻底坐稳了。
大明江山将会变得不一样了……
……
方正化在心里感慨了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