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区块链。"周临川喃喃道,"是有人设计的。"
冰层下的矿工
钻探平台突然断电,应急灯亮起猩红的光。周临川冲进数据舱,发现量子计算机正在疯狂解码最后一块象牙——它的生长轮显示,这头猛犸象死于1610年,也就是万历皇帝驾崩的那一年。
屏幕上,冰川模型突然标记出一条隐藏的"主链",贯穿欧亚大陆的冻土带,像一条沉睡的金融巨龙。而在链的末端,钻探数据指向了一个坐标:北纬60°,东经100°——正是明朝晋商贸易路线的极北终点。
"他们不是埋银锭。"周临川低声说,"他们是在‘挖矿’。"
舱门突然被撞开,寒风卷着雪花灌进来。几个黑影站在门外,手中的液氮罐喷出苍白的雾气。
"你们不该重启这个链。"为首的人说,声音像冰层开裂。
3。拓扑复仇(声波塌缩)
骨笛密码
老朝奉的手指在猛犸象骨笛上摩挲,象牙表面刻满了细密的纹路——不是装饰,而是篡改过的账目密码。
"黄钟正音,528赫兹。"他低声念着,将骨笛举到唇边。
笛声响起时,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同时炸裂。声波穿透冻土层,像一把无形的钥匙,解开了冰封四百年的共振腔。
普鲁士蓝的复仇
西伯利亚的永冻层开始颤抖。
银锭窖藏上方的冰层率先崩解,硫氰化铁(FeSCN)与融水混合,在雪地上晕开一片幽蓝——那是普鲁士蓝染料的颜色,也是明代户部密账的显影剂。
林夏站在冰川边缘,看着蓝色染料如幽灵般蔓延,冻土表面逐渐浮现出坐标网格。
"《鱼鳞图册》……"她喃喃道。这是明朝丈量隐田的原始档案,万历年间被张居正下令焚毁。而现在,声波共振让被焚烧的数据在冰层上重新显形。
冰川账本
齐远的量子探测器发出尖锐警报。屏幕上,声波频率图谱与明代黄钟律完美重叠,而冻土层的共振正以每秒30米的速度向银库核心传递。
"不是巧合。"他调出历史数据,"528赫兹——这是明朝户部用来加密《万历会计录》的基准频率。"
冻土深处传来雷鸣般的闷响。冰川开始断裂,冰裂隙如刀锋般绽开,吞噬着银锭窖藏。每一块坠入深渊的银锭,都像被撕掉的账页,在冰壁上折射出最后一道冷光。
拓扑塌缩
老朝奉的笛声越来越高亢。
共振波在冻土中形成驻波,银库的结构开始扭曲——冰层像被一只巨手揉皱的纸,硫氰化铁染料在坍缩的瞬间凝结成晶体,组成了完整的鱼鳞图坐标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"拓扑复仇。"林夏突然明白了。
这不是意外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。明朝的账房先生们把数据刻在骨笛上,用声波共振作为触发机制,只等有一天,冻土会替他们清算这笔被篡改的旧账。
冰裂隙的最后一页
当最后一块银锭坠入冰渊时,共振突然停止。
冻土表面只剩下蔓延的普鲁士蓝,像一幅被重新绘制的《鱼鳞图册》。而在冰川断裂处,冰壁上的结晶恰好组成了一个朱砂印的轮廓——那是万历皇帝的玉玺。
"账平了。"老朝奉收起骨笛,转身走入风雪。
4。银纹溯洄(时空递归)
1。河床上的未来图景
黄河改道后的干涸河床上,探险队的金属探测器突然尖啸。
"是银锭!"队员王锐扒开淤泥,露出一块被河水冲刷得发亮的银锭。但当他翻转它时,所有人都愣住了——银锭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,不是氧化痕迹,而是……K线图?
"这不可能。"金融考古学家沈墨一把夺过银锭,"这是2024年比特币的走势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