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,要再次挑起大明的文武之争!”
而这一次,
帝王李煜,由偏重文臣,转向倚重武将。
此举令文臣群体警觉,同时也更加肆无忌惮。
他们公然现身储君居所,便是明证!
倘若追究,他们自有一套说辞。
“我们效忠的当然是陛下,但除陛下外,我们自然拥立正统的太子继位,及其嫡长孙李轩。”
“此乃国之大计,与党派之争无关。”
“我们,问心无愧!”
他们是否真的问心无愧,无人知晓。
但显然此刻,他们对得起对储君的称谓。
然而,他们刚坐下不久,正与储君父子寒暄,那边便传来新消息。
“陛下对内廷难了。”
“似乎因采购有问题!”
储君李弘微微蹙眉。
这些年,他的母亲,李煜的皇后王氏,身体每况愈下。
因此宫中事务多由他的太子妃赵氏,协助母后王氏处理。
如今陛下亲自过问内廷采购,这是对储君府的又一次打击吗?
李轩则想得简单许多,一脸惊愕。
“谁敢在宫中采购之事上动手脚?活腻了吗?”
年轻的他,只见到宫女太监的毕恭毕敬,哪会想到他们竟敢在皇家采购中中饱私囊。
反倒是储君一直心知肚明。
只是他也需太监为其服务。
毕竟,历史上的教训摆在眼前。
那汉武帝的废太子刘彻,不就是因与太监关系不和,导致在宫中孤立无援,甚至遭背叛,落得满门抄斩,仅余襁褓中的婴儿,在长安狱中长大,被狱卒收养的悲惨结局吗?
前车之鉴啊。
总之这些太监捞的钱不多,与和陛下对抗相比,简直不值一提,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“陛下究竟意欲何为?”
大臣们开始面色阴沉地议论。
关注内廷采购,这本非昔日李煜所为。
可他偏偏做了。
这让许多大臣心生不悦。
并非因他们从中渔利,而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