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被监察机构查出问题。
那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官员们心中疑惑。
朱元璋为何突然要成立监察机构?
这实在出乎意料。
难道是临时起意?
不可能。
以朱元璋对的深恶痛绝,绝不可能是心血来潮。
胡惟庸眼珠一转。
他站了出来。
“皇上,这监察机构的院长人选,是否已经确定?”
朱元璋望着胡惟庸,冷笑几声。
胡惟庸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?
莫非他还想争这个位置?
徐达、汤和、刘伯温等人尚未表态。
他竟敢抢先开口。
真是厚颜。
朱元璋心中鄙夷,脸上却笑容满面。
“人选我自然已经有了。”
“汤和。”
“监察院院长一职,你可愿意担任?”
汤和闻言一惊,随即拱手道:
“皇上将此重任托付于微臣,是微臣的荣幸。”
“微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。”
“在所不辞。”
他没想到朱元璋会把这个职位交给他,但既然皇上已经决定,他只能接受。
朱元璋对汤和的顺从态度十分满意。
胡惟庸皱了皱眉,瞥了一眼汤和,但没有说话。
汤和身居高位,权势显赫,与朱元璋情同手足,关系极为亲密。朝臣们对他无不敬仰,若让他担任鉴查院院长一职,恐怕无人会心生异议。他无疑是此位的最佳人选。
“朕决定任命汤和为鉴查院院长。”
“此外,提高全体官员的俸禄,各级官员按品级对应的俸禄,一律提升五成。”
朱元璋此言一出,心中不免肉疼。虽看似提升幅度不大,但官员众多,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。国库刚刚有所充盈,此刻却要如此大出血,他心中实有不甘。
然而,叶轩与马皇后的见解让他无法反驳。若官员们连温饱都无法保障,怎能全心全意为大明效力?只有让他们衣食无忧,才能避免他们另寻生财之道,从而专心为大明服务。
朱元璋的念头一闪而过,接着说道:
“加大对受贿行为的惩处力度。”
“凡举报污吏属实者,必有重赏。”
“参与受贿者如能自,可视情况予以赦免或从轻落。”
这些政策一经提出,满朝文武皆为之震惊。他们意识到,朱元璋此次是下定决心要清除污吏,彻底推行反腐反贪。
朱元璋宣布的一系列国策,实则皆是叶轩的智谋。文武百官对此毫不知情,听闻朱元璋接连宣布多项政策,无不惊愕。他们疑惑,朱元璋何以有如此多的良策?究竟是谁在幕后为他出谋划策?人的智慧怎能如此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