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乱反正。
李成桂遇害后,其家族成员与心腹被早已部署好的高丽军队围捕。
或被处决,或被囚禁。
李成桂的兵权尽归高丽王所有。
连前线统帅亦换成了他信任的将领。
一夜之间,高丽局势大变。
内乱频。
在雷霆手段肃清李成桂余党后,高丽王着手整治朝堂。
朝臣之中,能收服的,尽数收服;不能者,一律处决。
高丽王心硬如铁。
血流成河。
遍布。
高丽都城开京,大殿之内血腥味浓重,地砖湿润未干,缝隙间犹见鲜红血迹。
文武百官在大殿上依次站立,低头不语,脸上写满了恐惧。
近日,高丽王的严酷手段让他们心惊胆寒。
曾以为高丽王如病虎,不料病虎突现獠牙利爪,宣告即便病弱,亦能将他们撕碎。中立者纷纷倒向高丽王,保皇大臣更是忠心耿耿。
“王上驾到!”宦官尖声宣告,大殿内百官震颤,抬头间,只见高丽王身着褚黄衮服,被众人簇拥步入。他们不敢直视,只见褚黄衣摆随风摇曳。
高丽王端坐龙椅,俯视群臣,百官低头,尽显臣服。王心甚悦,李成桂已除,再无人敢朝堂抗辩,美妙至极。
忆往昔,为夺元朝双城,引狼入室,险失高丽,王自省,誓不再因小失大。
“逆贼李成桂及其党羽已伏法,皆因诸位之功。”高丽王赞忠臣,升官赐赏,忠臣感激涕零。中立官员虽未得王欢颜,却也未被责罚,因王需他们朝纲,仅稍作敲打,令其尽心为国,勿再辜负。
赏罚分明后,百官对王更加忠心敬畏。内乱既平,外患待除,忠臣纷纷进言。
“陛下,大明燕王朱棣之军正日夜侵袭我国土,更令人指的是,他们以俘虏及我国民众为前驱,与我国士兵相斗。”
“我国士兵与民众自相残杀,损耗甚巨。”
“此对我高丽极为不利。”
“且大明攻我已久。”
“其意图显然,欲吞并高丽。”
“必须设法应对大明军队。”
“再者,我国粮食匮乏。”
“若战事持续。”
“百姓粮食将尽。”
“高丽将面临无粮之境。”
“如此,我国恐将覆灭……”
高丽王闻言,身躯一震。
高丽已陷入如此绝境?
他先前只念及夺回权力,思索如何除去李成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