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当朝臣揣测之际,朱元璋揭晓了谜底。
叶轩!!!???
众人愕然。
纷纷望向角落中正悠闲品尝宫廷糕点的叶轩。
叶轩感受到众多目光汇聚,礼貌一笑,继续拿起盘中精致的糕点品尝。
糕点甜香软糯,带有莲子清香,甜而不腻,却又过于甜腻。
叶轩心中暗自评价。
朝臣们望着那泰然自若、置身事外的叶轩,神色复杂。
他们先前已有所猜测,或许是叶轩。
毕竟叶轩曾不过是从四品小官,却深得皇室器重。
若无才能,断不可能受此重用。
他们当时仅是猜测。
朱元璋背后的智囊,竟是叶轩。
但又觉此猜测难以置信。
众人暗想,叶轩纵是聪慧,又能聪慧几何?况且,一人怎可能想出如此众多精妙之策?
他们更猜度朱元璋背后必有隐秘智囊团,助其运筹帷幄。
不料,朱元璋坦陈**:并无智囊团,唯叶轩一人献策。
过往种种计谋,皆出自叶轩之手。
朝堂大臣们面露讶异之色。
如此众多计谋,竟是叶轩一人所为?
同为凡人,他何以如此出类拔萃?
“解除禁海、倡导大明航海贸易之策,出自叶轩?”
“实在难以置信。”
“那时叶轩不过四品或五品小官吧?”
“更令人震惊的是那殖民之策,那般残酷血腥,竟是叶轩所提?”
“叶轩看似温文尔雅的书生,真能想出这等严酷之政?”
……
大臣们震惊不已,未料先前诸多政策皆出自叶轩。
叶轩孤身一人,却胜过整个智囊团。
此情此景,令人胆寒。
其才智,何以至此?
刘伯温与李善长则相对平静,他们早已料到叶轩乃朱元璋背后的智谋之士。
因此,即便此刻朱元璋揭示**,他们也仅是恍然大悟,未有过多惊讶。
李善长望向悠然自得品尝糕点的叶轩,心中暗叹:
此人倒是从容。
若是常人受此赞誉,早已得意忘形。
譬如昔日杨宪,又如今朝胡惟庸。
胡惟庸偷偷打量叶轩,眼中闪过嫉妒与不甘。
那些计谋皆为叶轩所出,难怪皇上、皇太子及诸位皇孙对他如此器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