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的话语稍停。
“必须搜集更多罪证。”
“让他无处可逃。”
“彻底无法翻身。”
“这才算是一场漂亮的战役。”
“还有。”
“李善长的罪证也要一并搜集。”
“他们结党营私,滥用职权。”
“欺压其他官员等种种恶行。”
“这些都要作为证据。”
“此二人在朝中地位显赫。”
“若无确凿致命的证据。”
“恐怕难以将他们绳之以法。”
“因此,必须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“韩宜可曾在朝堂上弹劾胡惟庸,不知是否打草惊蛇,但我们未曾显露异样,胡惟庸等人应当尚未察觉。”
“好了,去吧。”
“遵命!”
锦衣卫领命而去,着手调查胡惟庸和李善长的罪证。
朱元璋望着锦衣卫消失在皑皑白雪中,拾起一旁的绒毯披于肩上,静赏雪景。
心中思索着朝堂局势。
胡惟庸和李善长这些淮西勋贵必须铲除。
往昔,他需借助李善长等淮西勋贵之力打天下。
而今国已立。
这些淮西勋贵势力过大,反成祸患。
待朱标登基。
他们必将成为皇权的威胁。
所以,在朱标即位前,必须清除这些隐患。
以确保朱家大明能安稳延续。
至于李善长等开国功臣手中的丹书铁券。
丹书铁券的免死特权。
如何界定。
全由他说了算。
他说能免便免。
不能免则不免。
或者再给李善长等人安个谋反的罪名,在丹书铁券上加注,谋反者不享受丹书铁券的保护。
如此,即便李善长等人持有丹书铁券,他也照样能将其处死。
朱元璋脑海中纷乱思绪纷飞,不时忆起儿时放牛的情景。
那时同样大雪纷飞,他仅是个饥饿寒冷的放牛娃,饱受严寒之苦。
思绪逐渐飘远。
另一边,胡惟庸与李善长自那次会面后,朝堂之上,二人再不针锋相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