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春,一位曾落榜的秀才,立志苦读三年,考取举人,以求跨越阶层,享受举人特权:免徭役田粮,土地免税,即便无官职,亦能成地主,生活优渥,且见官不拜。他寒窗数载,终等得今日,岂料——
难道又要败北?
杨春凝视试卷,题目之难,远超往昔,昔日乡试仿佛儿戏。
叶轩何故出此难题?
难道不顾考生水平?
此等难题,分明是高估了他们。
叶轩真以为他们能解?
可笑至极,一题不解。
杨春欲窥他人状况,无奈号房封闭,视线受阻。
他心乱如麻,莫非唯他不会?
莫非他人皆能解答?
杨春额上鼻尖细汗密布,脸颊绯红,内心渐感烦躁。
若答非所问,
岂非要名落孙山?
再等三载?
人生几何,经得起几度轮回?
假使来日重蹈覆辙……
不!
杨春紧咬牙关。
即便无从落笔,也要放手一搏!
他审视全卷,择一相对“较易”之题,细细思量。
众多考生亦如杨春,
有的题目尚且懵懂,
唯有猜测。
试题中,试帖诗相对直观,仅需赋诗一首。
然而,对未曾涉猎前朝科举者,连试帖诗题亦成难题。
自宋代王安石变法后,试帖诗便不再出现,
直至清朝科举,方重拾此制,且限定五言八韵。
王文,本届新晋秀才,年少初次应乡试。
自县试起,便饱受叶轩试题之苦,所幸一一克服。
为应对叶轩之题,王文涉猎甚广,
民间百艺、天文地理、算术断案、律法典籍,
凡叶轩曾出题之领域,皆潜心钻研。
他随众考生下田学习农耕,
赴衙门观摩断案,
熬夜观星以习天文,
翻阅历代律法典籍,苦读不辍。
为备考叶轩之题,历经磨难,
田间劳作晒伤肌肤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