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收敛笑容,直言心中所想:“殿下以为,大明战胜东瀛,非喜事乎?”
朱棣冷哼一声,他与朱标虽亲,却不代表会为朱标之胜而喜。
且朱标地位已固,日后难免生忌惮之心。
朱标如今风头正盛,而他自己却处处受制。
朱元璋迟迟不派官,诸多政务须上报朝廷,令朱棣倍感压抑。
此等心思,即便对道衍亦难以启齿。
道衍心领神会。
“殿下若觉此地受气,只因眼界局限于此。”
“若殿下能放宽眼界,或许局面截然不同。”
道衍一番玄妙之言,令朱棣更为焦急。
他问:“你此言何意?”
道衍笑道:“陛下之意,殿下自知。东瀛既平,徐将军不可能久守,最稳之计,乃封皇子为东瀛王,代守东瀛。”
朱棣眉头紧锁,试探道:“你是说,要我争取东瀛王封地?”
未待道衍应答,朱棣已自行否定。
“不可能,东瀛近乎废墟,我好不容易得高丽,何必争东瀛?”
“况且众多兄弟尚未封地,父皇怎会允我?”
道衍闻后,微微笑了笑,提出己见。
“您提那地为废墟,试问哪位亲王愿前往?”
“且您的高丽与大明相邻,现状已显,皇上对您心存戒备。”
“若留高丽,恐您将终身为安逸贵族,但若赴东瀛则另当别论。”
“东瀛隔海于大明,经营数载,您与**无异,中原若生变故……”
道衍未言尽,朱棣却已心领神会。
他望向道衍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。
“话虽至此,他人岂会不知此理?本王此刻争取,父皇岂不生疑?”
那锐光转瞬即逝,取而代之的是忧虑。
道衍解释:“殿下勿多虑,相较于东瀛,您在高丽更为威胁。”
“此地皆为您征服,以您的威望,一声令下,即可起兵。”
“皇上所惧正为此,而您若赴东瀛,有心无力,两相权衡,皇上或会应允。”
此言一出,朱棣心安不少。
他点头,对道衍道:“本王即刻书信,请父皇改封。”
起身之际,忽又想起一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