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交给你二姐吧,她在宫里也快憋疯了,我觉得她入宫就是单纯好奇,来体验生活的,现在也差不多了,该让她出宫放松一下了!”袁熙最终还是敲定了甄脱作为甄家生意的接手人。
甄尧自然千恩万谢。
至于甄良,袁熙把他调回来,要专门负责一个重要的机构,那就是干支营。
主要原因就是作为斥候营和干支营的创建者之一,老李头去世了。
斥候营已经完全交给兵马司管理,袁熙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。
可是,干支营仍然是袁熙这个皇帝的私人部队,而且是那种无法摆在台面上的。
因为,经干支营做的事大部分都没法公开于众,很多都是袁熙为了搞一些阴谋,才指使干支营做的。
虽然,干支营在一些将军和重臣中,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,但是完全公开干支营,还不是袁熙的打算。
更何况,干支营设立的时候,袁熙跟所有队长承诺过,绝对不会公开他们的身份,也不会束缚这些人的自由。
干支营是一支袁熙独立管理的、纯粹的秘密特种部队罢了。
但是现在,由于袁熙曾经长时间把“天地”二令交给诸葛亮和司马懿使用的缘故,他对于干支营的掌控力度是不够的。
而对干支营深入了解的也就袁熙自己、老李头、诸葛亮和司马懿几个人。
老李头一死,袁熙要面对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顶级智谋。
这一点袁熙真没这个自信,能保证干支营将来还会效忠于自己,就算效忠袁熙,还会效忠袁谦,以及袁家更未来的后代吗?
因此,袁熙不得不在这中间加入一个变量,那就是甄良,这自然也是临死前的老李头推荐的。
老李头的原话是:干支营前五队的领导者甄良都认识,而后五队的领导者甄良都见过;
甚至早期的六百死士中有一半都跟甄良当过战友,现在的这一批干支营成员,至少有四分之一还认识甄良;没有比甄良更适合的干支营领导者了。
于是,袁熙干脆把“天地”二令合一,合成“天地令”,专门交给甄良使用。
也就是除了袁熙,只有甄良能够使用干支营。
袁熙能看的出来,甄良不喜欢做生意,他虽然一直在幽州帮助甄姜打理生意,也经营着蓟城的很多买卖。
但是甄良一直都是个“甩手老板”,他请了很多掌柜的,帮忙打理各个生意,有赔有赚,反正就是一个不在乎。
可能也是因为这些生意都是“大风刮来”的缘故。
当袁熙让甄良管理干支营时,他是真的乐意,而且十分用心。
袁熙甚至明显能感觉到干支营的效率在提高。
据各队的队长给袁熙汇报说,甄良亲自动手杀了几个不上心的成员,才算镇住这帮干支营的成员。
还有,袁熙一直都不知道的是,甄良这几年悄悄地跟着赵云、麴耀等人学习武艺,又在河北笼络了一批高手教他,现在甄良基本上能在袁熙的手下中排到前五这个名次了。
这是麴付这个家伙跟袁熙说的,因为麴付也打不过甄良了。
这次,干支营里,甄良也塞进去了一些他笼络的高手。
只不过,十个队的队长,必须由袁熙任命,甄良一个也没换。
之所以,袁熙要把干支营整顿一下,还有一个重要的点,那就是一旦轨道成型,干支营必须在轨道的各个重要节点布置人员,之前松散的人员管理自然不行。
要知道,兵马司管理的斥候营都已经在准备轨道上的各个据点了。
祭礼司也把驿站的布置,根据轨道进行了调整。
这还只是在河北府实验性的样板上,一旦铺到全国,袁熙感觉干支营这六百人大概率不够用。
因此,袁熙特地给甄良批准扩建干支营,把原来的干支营设为阳曲。
再另加一个阴曲,专门用来在轨道交通上负责处理相关事务,就跟着轨道的铺设去增加人就行。
自此之后,干支营被袁熙作为传承大燕帝国的皇权象征之一,直至袁熙去世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