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场景里,都有个人胸口闪着与林晓相同的印记,他们的动作、神情,甚至握玉的姿势,都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林晓突然明白,所谓的“星子”不是单指某个人,而是一脉相承的守护者,他们的基因里带着激活璇玑玉的密码,胸口的印记就是能量接口。
“原来我不是第一个。”林晓的心脏被巨大的感动包裹。当画面切换到宋元时期,他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:蒙古骑兵攻破一座城池,将璇玑玉碎片当作战利品瓜分,祭司们抱着最后一块碎片跳入火海,玉石在高温中释放出最后的能量,将城池笼罩在防护罩里,让百姓得以逃生。
“他们宁愿毁掉,也不让它落入滥用者手中。”林晓的眼眶热。画面继续推进,明清的学者在书斋里研究璇玑玉的拓片,试图破解上面的符文;民国的探险家在悬魂岭失踪,留下的日记里画着与石棺相同的星图;最后画面定格在现代——李明的祖父在钻探队工作,偶然现了璇玑玉的碎片,将它藏在吊坠里,传给了孙子。
“是传承。”林晓的意识回到石棺前,光芒渐渐收敛,他的身体重新获得感知,胸口的印记还在微微烫,却多了种熟悉的温热,像接过了无数先辈的力量。石棺的棺盖已经完全打开,里面的凹槽里,除了母玉,还躺着一卷用金线编织的帛书,上面的文字他竟能看懂——是守护者的传承记录。
帛书上说,璇玑玉来自距离地球432光年的“蓝星文明”,那个文明在毁灭前将十二块母玉送往宇宙,寻找能驾驭星辰力量的种族。地球的这一块在寒武纪坠落,激活了生命演化;而守护者的使命,不仅是保护母玉,更要在“星轨偏离”时,用十二处节点的能量重新校准地球的公转轨道。
“星轨偏离……是指三十年后的小行星撞击?”林晓想起王教授的预言,原来璇玑玉早就预知了这场灾难,历代守护者的记录里,都提到了“净化之日”,描述与小行星撞击的景象完全吻合。
帛书的最后画着张地图,标注着全球十二处节点的位置,其中九处已经被红色标记——意味着失效,只有悬魂岭、昆仑和南美洲的一处节点还在运转。地图旁写着激活失效节点的方法:需要三位有印记的守护者,在同一时刻用血液同步激活,才能重启能量回路。
“需要同伴。”林晓将帛书折好揣进怀里,母玉的光芒突然闪烁,在石棺旁投射出个虚影——是个穿着印加服饰的青年,胸口有相同的印记,正对着他做出“集合”的手势,背景是南美洲的热带雨林,“是其他守护者的意识投影!”
虚影消失时,母玉弹出三块碎片,颜色各不相同,分别对应着三大洲的节点。林晓抓起碎片,石棺突然剧烈震动,整个古墓开始坍塌,头顶的岩石像雨点般落下。他知道这是时空裂隙关闭的征兆,也是古墓的自我保护机制。
冲出古墓时,阳光刺眼得让他睁不开眼。悬魂岭的天空已经放晴,紫色的能量云消失不见,只有空气中残留的反重力场,让几片树叶还在半空中缓缓漂浮。林晓摸出手机,信号已经恢复,王教授来条信息:“星尘主力已被牵制,去昆仑汇合,南美洲的伙伴正在赶来。”
他回头望了眼正在坍塌的古墓入口,石棺和母玉会被永远封在地底,成为地球的“安全核心”。而自己带走的碎片和帛书,才是真正的希望——它们连接着不同时空的守护者,连接着跨越种族的信任。
路上,林晓的手机收到条陌生短信,是段视频:南美洲的雨林里,那个印加服饰的青年正举着块绿色碎片,对着镜头微笑,他身后的岩壁上,刻着与石棺相同的星辰图案。视频最后,青年用手指了指天空,那里有颗明亮的星星正在闪烁,与林晓头顶的天璇星遥相呼应。
林晓握紧手中的碎片,它们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他知道,自己触碰到的不仅是跨越时空的秘密,更是种责任——就像远古的先民守护璇玑玉,就像李明的祖父藏起碎片,就像王教授冲向直升机,无数守护者用生命铺就的道路,现在轮到他来走了。
悬魂岭的轮廓在车窗外渐渐远去,林晓打开车载导航,输入昆仑的坐标。屏幕上,代表自己的光点正在移动,而在南美洲的位置,另一个光点也开始向北移动,两个点像两颗星星,正在朝着同一个目标汇聚。
他摸了摸胸口的印记,那里的温度刚刚好,像无数先辈的手掌按在他的心脏上。或许从第一块璇玑玉坠落在地球开始,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护就已经注定,而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“星子”,终会在灾难来临前,像星辰般连成守护的光带,将地球的命运牢牢托在掌心。
反重力秘钥:璇玑玉觉醒
第五章:真相渐明
林晓推开基地会议室的门时,晨雾正顺着窗缝往里钻,在阳光下凝成细小的光尘。王教授捧着搪瓷杯的手一抖,褐色的茶水溅在检测报告上,晕开一片深色的污渍,像极了古墓石棺上的裂纹。李明猛地从椅子上站起,军靴踩在地板上出沉重的声响,桌上的能量检测仪突然出短促的警报——林晓口袋里的璇玑玉碎片正在共鸣。
“先看这个。”林晓将折叠的帛书摊开在桌面上。泛黄的丝织品在灯光下泛着银光,上面的星图与基地数据库里的银河系三维模型重合度高达98,而标注的十二处节点,恰好对应着板块运动的活跃带。王教授用放大镜凑近“星轨偏离”的铭文,指尖在“净化之日”四个字上反复摩挲,突然抬头:“这不是预言,是星历!”
他转身调出nasa的小行星轨道模拟图,将帛书的星图覆盖上去,两者的交汇点精准地落在三十年后的地球公转轨道上。李明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抓起桌上的卫星照片——那是上周拍摄的悬魂岭,紫色能量云的轮廓与帛书边缘的漩涡纹完全一致,“所以那些反重力现象……”
“是预警机制。”林晓掏出从古墓带出来的母玉碎片,碎片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,“璇玑玉能感知地核的能量波动,当小行星的引力干扰地球磁场时,它会通过反重力场出警告。悬魂岭的漂浮岩石、雷泽的逆流水,都是在示警。”
王教授突然想起什么,从保险柜里取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,里面是民国时期的地质勘探日志。他翻开泛黄的纸页,指着其中一幅素描:画面上的悬魂岭山巅,几个穿着长袍的人正围着块蓝色玉石跪拜,玉石周围的积雪凭空悬浮,形成与林晓描述一致的星图,“1937年也出现过同样的现象,那年冬天,日本人想炸山开矿,结果整个钻探队都被反重力场困在了半空。”
李明的指关节捏得白。他调出基地的安保记录,星尘科技近半年的活动轨迹在地图上连成一道弧线,终点正是帛书标注的南美洲节点。“他们不仅想要技术,是想控制节点。”他突然拍桌,“上周截获的加密通讯里,有‘星轨修正’的关键词,当时以为是术语,现在看来……”
“是想改变小行星的轨道,让它撞向特定区域。”林晓的后背沁出冷汗。他想起古墓中看到的祭祀画面,先民们调整璇玑玉的角度时,星空投影的轨迹会随之改变——这意味着反重力场不仅能校准地球轨道,还能操控其他天体的运行,“他们拿到了部分节点数据,想把灾难引向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。”
会议室的门被推开,赵宇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,眼镜滑到鼻尖:“林哥!你们看这个!”屏幕上跳动的是南美洲雨林的卫星图像,一处玛雅金字塔的顶端正散着与璇玑玉相同的蓝光,“半小时前监测到的能量爆,和悬魂岭的频率完全一致,是激活信号!”
图像右下角的时间戳让林晓瞳孔骤缩——与古墓中那个印加青年的意识投影出现时间,分秒不差。王教授突然抓起帛书,指着南美洲节点旁的符号:“是‘呼应’的意思!其他守护者在回应我们!”
李明的手机突然震动,是边防部队来的加密简报:星尘的雇佣兵已经突破亚马逊雨林的防线,正朝着玛雅金字塔推进,携带的装备清单里,有与基地相同的能量干扰器。“不能让他们得手。”李明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,“那处节点控制着西半球的板块平衡,一旦被干扰,美洲大6会出现贯穿南北的裂谷。”
林晓的目光落在母玉碎片上。碎片表面的纹路正在流动,组成个清晰的坐标,指向基地地下三层的保密仓库。他突然想起刚入职时,王教授带他参观仓库,说最深的隔间存放着“50年代的陨石样本”,当时那扇钛合金门的密码锁,形状与璇玑玉的螺旋纹一模一样,“那里有东西。”
三人冲进保密仓库时,值守的哨兵正对着一扇紧闭的铁门愣。门楣上的徽章是个五角星,五个角分别嵌着不同颜色的玉石,其中蓝色的那块与林晓的碎片完全契合。林晓将碎片按进凹槽,铁门出液压装置的嗡鸣,缓缓向内打开——里面没有陨石,只有个半人高的金属装置,表面的符文与古墓石棺如出一辙,中央的凹槽恰好能放下十二块碎片。
“是‘星轨校准仪’。”王教授的声音带着颤抖,他翻开祖父的日志,最后一页的草图与眼前的装置分毫不差,“50年代地质队在昆仑现的,一直以为是某种通讯设备,原来……”
装置突然出嗡鸣,林晓的碎片自动弹出,与门楣上的蓝色玉石嵌合在一起,装置表面的符文亮起四分之一。王教授立刻将实验室的璇玑玉核心放进去,符文又亮起一块,李明看着剩余的十个凹槽,突然明白了什么:“需要集齐十二块碎片才能启动,就像……”
“就像打开宇宙飞船的钥匙。”林晓抚摸着冰冷的金属表面,装置突然投射出立体影像——不是地球,是颗散蓝光的星球,表面的大6轮廓与地球惊人相似,“是蓝星文明的母星,他们在毁灭前将璇玑玉送往宇宙,其实是在寻找延续文明的载体。”
影像的最后,蓝星人用十二块璇玑玉碎片组成能量网,将濒死的星球推出危险轨道。当画面消失时,装置弹出块新的碎片,上面刻着架螺旋桨飞机的图案,尾翼标着民国的空军徽记——是1937年守护悬魂岭的那批人的信物。
“传承从未断过。”王教授的眼眶红,“从伏羲氏到民国勘探队,再到我们,每个时代都有人在守护这个秘密。”他突然指向装置的能量读数,“它在充电,用基地的核电。看来只要碎片集齐,不需要地核能量也能启动。”
李明突然接到通讯器,脸色瞬间凝重:“星尘的人突破了外围防线,他们的目标是仓库!”他转身按下紧急按钮,仓库的合金门开始降落,“林晓,带王教授从密道走,去南美洲汇合。碎片不能落在他们手里,校准仪也不能。”
“你怎么办?”林晓抓住他的胳膊。
李明拍了拍腰间的配枪,指节在装置的金属表面敲出摩斯密码——是“保重”的意思。“我带主力拖住他们,你们有更重要的事。”他突然笑了笑,从口袋掏出块玉佩,上面的印记与林晓胸口的符号相同,“我也是星子后代,爷爷没骗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