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苏苏先生,您的意思,是我们陛下仍缺少了些君王霸气?”
“当今圣上驱逐异族,复兴华夏,出身平民,却平定战乱,一统天下,整肃朝纲,手段凌厉,震慑朝廷”
“这样还不够称得上霸业吗?”
尽管朱棣与朱元璋父子之间情感微妙,但这并未影响他对父亲的尊崇。
即使幼年时父亲无暇顾及自己,甚至连七岁才有了正式的名字,但他心目中父亲那崇高的形象却从未动摇。
“你所说的这些,不算真正的霸气,不过只是权术罢了。”
苏柏缓缓地晃着酒杯,语气镇定:
“说到果断狠辣,天下无人能比皇帝。”
“但这远远不够。”
“若要重塑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,令华夏文明再登巅峰,仅凭征战杀伐是无法实现的。”
“你懂吗?”
朱棣听后良久沉思,终于缓缓点头,心中悄然修正了以往的认知。
少时的他不信儒道佛学,也质疑诸子百家,只相信手中的兵器,认为一切问题都能用武力来解决。
在他看来,困难出现的原因往往只是因为手段不够决绝。
但如今不同了。
虽知武力依旧重要,但如何去用、如何把握火候,才是真正深奥的学问。
思及此处,朱棣猛然起身,举杯躬身而拜:
“先生,请赐教!”
苏柏微微一笑,点头示意他坐下:
“其实道理很清楚。”
“为君者每一句话、每一个举动,皆牵动西方运转。”
“具体而言,影响的是皇族气度,奠定的是王朝根基。”
“宏观而言,引导的是万民之思,决定的是百姓之行。”
话音未落,隔壁的刘伯温内心己翻涌澎湃,震撼难平。
斟酌片刻后,他提笔写下:
【人世纷繁万象,凡人受自身眼界限制,难以超脱认知樊笼。
】
【帝王的所思所识,决定众生举止。
】
】
【知行互依,为万古不易之理。
】
此时,他的手竟微微发颤。
尚未理清头绪,耳边再次响起苏柏冷静而有力的声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