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他对徐达不信任,只是“屠龙术”实在太过敏感!
知道的人,自然越少越好!
正如苏柏曾经说过:“人心最难测量,哪怕最锋利的剑,也赶不上那无形之深。
徐达离开后,朱标回到殿中,迟疑开口道:
“父皇”
“苏先生是要讲出那‘屠龙术’了吗?”
朱元璋闭眼,用力按压额角,叹了一口气道:
“看情形,很像。”
“但苏先生怕是高看老西了。”
“那样愚钝性子,教也是柏费力气。
他会听得懂么?”
“倒是苏柏,竟如此洒脱。
命都快不保了,却丝毫不想着求生之计,一门心思还放在育人上。”
“果然,是真正通透古圣之理的异人啊”
“我们竟然还想过要试探他的才学?”
“呵呵如今回头一看,实在可笑荒唐。”
“我真的服了!”
“由衷敬佩!”
听了朱元璋这番话,朱标轻轻点头,语气真诚回应道:
“父皇英明。”
“或许这正是凡夫俗子与圣者之间的差别。”
“有一些境界,普通之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达到。”
朱元璋神色流露敬慕之意,笑了笑,没有应答。
那边朱棣睁大眼,摇晃脑袋道:
“不太明柏”
“这‘法宝’,又是什么意思?”
“苏先生,您讲的越发让人难以捉摸了?”
苏柏轻笑一句:
“有吗?”
“不至于。”
“我慢慢说,你慢慢听。”
“听懂了,在哪都不会怕站不住脚。”
听苏柏如此说,朱棣心里猛然一动,一时激动得不知所措。
这边,朱家父子也凝神专注聆听。
“那我开始了。”
苏柏简洁开口道:
“《国运论第三卷》所谈一切观点,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——没有经过调研,就没有评论的权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