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挨着什刹海的胡同群里头,以眼下的价格,就算这院子一直荒着,当是买块地皮了,都算是捡漏。
当然,眼下买啥地方都是捡漏,事情也远非买地皮那么简单。
“红旗,你魏大妈也不是外人,这院子你真买下来,一两年都难住进去人!”
郭大妈真觉得,今天算是白跑一趟了。
甚至心底暗暗决定,下回再遇着合适的院子,自己个儿提前去瞅一眼,真靠谱了再跟张红旗他们说。
要不然,老整这破破烂烂的,谁都没脸儿。
本该推销的魏大妈,也跟着解释。
这年头不比后世,但凡资金到位,有点什么活,工程队争着抢着干。
眼下想盖房子,挺难的,甚至还不比在靠山屯盖房子方便呢。
建筑公司人家都是排任务的,每个队工作都安排的满满当当,公家的活还得等,更别提私人自己整了。
就眼前这院子,别说盖房子了,就是把里头的破墙烂瓦清理干净,就得费老大劲。
街道办倒是为这几个院子发愁呢,真拿不出钱来修。
这么连着一起六个院子,一直荒着,那是妥妥的浪费。
街道办一开始还寻思,把这地方重新清理一下,盖点房子啥的,还能成立个街道办的小工厂,或者直接整成宿舍之类的,毕竟眼下处处都缺住房。
可是真就一算细账,别说盖宿舍建工厂啥的了,就是清理完院子里的那些被烧过的残垣断壁,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街道办真的负担不起。
加上眼下都在搞退还政策,也允许房屋买卖了,于是几个管事的就凑一块琢磨,能不能咱也找个大头,把这些院子买下来?
可街道办再着急,人家魏大妈也不乐意坑多年的老姐妹。
咋说呢,你说她狭隘也行,说她思想觉悟不高也罢,反正就是这么回事。
但凡来个不认识的,魏大妈忽悠着给卖了也就卖了。
可张红旗他们这帮孩子,不是郭大妈领着过来的嘛。
世间的事本就是这个样子的,犯不着严格要求一个老太太。
张红旗他们看的这个院子,最靠里头,面积也最大。
院子里宽足有二十米,长度超过了三十米。
懂行的人打眼一瞅,就知道这是那种标准的大两进院子。
最开始的时候,应该能有七间房,中间三个面积大,算是正房,两边各配俩小的耳房。
甚至当初建成的时候,按照江南那边的建筑风格,外廊、游廊、影壁、垂花门啥的,全都不缺,都该配的齐齐的。
要不然,都对不起这老大的地方。
可历经这么些年,几经改建,这些东西早就没了痕迹。
眼下更是遭过火灾,想要恢复最早的富丽堂皇,够呛。
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,一没材料二没懂行的老匠人,折腾不起来。
不过张红旗和林彩英也没那老多讲究,真要是重建,自然也不会非要按照当初那个明代进士的规格来。
魏大妈和郭大妈全都劝,这玩意落手里,就是个累赘。
正经和郭大妈说的一样,等闲一两年住不进来。
郭大妈说的这还是,有点办法有点手段的,普通人就是给他这么一个大院子,想真正住舒服,也得三五年摆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