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先农的感慨并非无的放矢。
特殊的经历让他看清了一些旁人看不上或者带有偏见的路。
咋说呢,他本身就是刚进北影厂的新人,虽然年纪有点大,性格老实木讷。
但不代表王先农啥玩意都不懂。
当初在文化站,人虽然少,但幺蛾子一点都不少。
反而因为没那么多需要在乎的东西,一帮瘪犊子顾虑也就少,下手格外的直接和不加掩饰。
这就让王先农见过无数碰撞激烈的场面,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就北影厂这帮人折腾出的动静,在王先农看来,实属平常。
毕竟和当初同事中那些瘪犊子相比,北影厂的这些职工们,多少还是有点体面人的矜持的。
当然,举报信一点也不会少,这个是底线。
见过不等于会去做,王先农自然不会主动掺和进那些破事里头。
他看的清楚,厂里能给的,他该得的,但凡还能一直写质量合格的剧本,自然不会缺了他那一份。
需要争需要抢的,他个人的性格和人脉关系摆在那,反正也得不到,那就不如主动放弃。
旁的不说,大家最在乎的住房问题,在连续卖给长城影业三个剧本之后,王先农并没觉得有多难解决。
这种表面风起云淡,实际上已经站上高岗的矜持感,太特么符合王先农这种人的爽感了!
自己个儿待在屋里胡思乱想的时候,王先农甚至会忍不住偷偷的笑出声来!
可他越发如此,厂里头对他的评价就越发的好,也是奇了怪了哈。
当然,王先农的如此做派,是符合大家对某些剧本创作能力很强的实力派的刻板印象的。
加上牧马人包括导演在内,剧组成员对这位王老师的一致好评,会让一些接触不到老厂长那几个高层领导核心圈子的家伙产生误会。
这个误会就是,刘浩属于小人得志,沾了王先农的光。
虽然这段时间,刘浩能整来电视机的能力,让一大帮人对他态度急速好转。
但私下里,依然看不上他。
于是就有大聪明主动找上王先农,话里话外一个意思,王老师这么有本事,何必跟刘浩那样的垃圾混在一起呢?
王老师喜欢组队这个创作模式,在下不才,比不得王老师您这么有水平,但和刘浩那个油头粉面不学无术的家伙相比,还是能甩他个七八条街的昂!
不如王老师一脚踹开那个累赘,和我一块干!
类似这样悄悄找上门的瘪犊子,真就不少。
王先农一开始,还觉得大地方的文化人嘛,指定和自己在文化站时候的那些同事不太一样。如文旺首发
所以只是婉拒。
结果这些人愣是脸皮厚,三番五次折腾,给王先农整烦躁了。
什么脸面之类的,也不在乎了,反正之前也不认识,干脆了当的拒绝。
就这,还特么有人纠缠着不放呢。
王先农直接跟人翻了脸,敞开了招待所他那屋子的房门,大声嚷嚷。
好嘛,赶巧刘浩正搁隔壁睡觉呢,听见动静出来了。
挖墙脚挖到浩哥头上了,还能惯着你们吗?
刘浩那战斗力,放在其他单位,都属于一线水准。
放在北影厂这种地方,又是面对写剧本的所谓文化人,那火力全开之下,直接给对方喷到落荒而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