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迅速写下药方,递给一旁手足无措的方志军。方志军接过方子,像拿着救命稻草一般。
等董大婶离开后,林明远转向方志军:“志军哥,看懂我开的方子了吗?”
方志军尴尬地摇头,脸上露出几分沮丧。阳光下,他的表情像个做错事的孩子。
“没事,明天我把医案带来,你慢慢看。”林明远拍拍他的肩膀,“学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慢慢来。”
刚才开的是香砂养胃汤,出自《本草经》,专治急性肠炎这类症状。不过这些对方志军来说还太深奥了。看着方志军认真的样子,林明远想起自己最初学医时的情景,也是这般手忙脚乱。
夕阳西下,林明远收拾着药柜。橘红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给药瓶染上一层温暖的色彩。这一天虽然不忙,但也算充实。
远处传来鸟儿归巢的啼鸣,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。林明远望着窗外的晚霞,整理着今天的所见所闻。有了金手指,有了这份医术,他终于能为村里人做点事。至于其他的本事,来日方长。
晚风轻拂,带来阵阵清凉。林明远关上医务室的门,朝着家的方向走去。
“林大夫,等等!”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林明远转身,看到是村里的李大婶,她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,手里还拎着一个竹篮。
“李大婶,您这是?”
“这是我家新下的鸡蛋,给你送来。”李大婶将竹篮递过来,眼角的皱纹堆出笑意,“上次我那老胳膊疼得厉害,多亏你给开的药管用。”
“这怎么好意思。”林明远连忙摆手,“我是大夫,治病是应该的。”
“你就收下吧,”李大婶执意要塞给他,“村里人都说,自从你来了,我们看病方便多了,不用大老远跑生产队医院。”
林明远无奈,只好接过竹篮。这些大妈大婶们总喜欢在上午来找他看病,与其说是看病,不如说是来找他聊天。不过他也乐得清闲,下午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做些自己的事情。
告别李大婶,林明远继续往家走。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,他看到几个孩子正在打雪仗,欢声笑语传得老远。
回到家,林明远将竹篮放在厨房,继续建造兔子圈的工作。青砖已经铺好,墙壁也堆砌完成,就差一个顶棚。他原本打算用茅草,但考虑到防水和结实程度,最后决定用石头搭建,采用凹凸相连的方式。
“明远哥,你在忙什么呢?”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林明远回头,看到孙巧玲正抱着一堆柴火站在院子里。她的脸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,像个熟透的苹果。
“在给兔子搭窝。”林明远拍了拍手上的灰尘,“你这是去捡柴火了?”
“嗯,姐姐说晚上要烧热水。”孙巧玲将柴火放在墙角,好奇地打量着兔子圈,“明远哥,你打算养多少只兔子啊?”
“先养几只试试。”林明远继续堆砌石头,“等熟悉了再多养些。”
孙巧玲蹲在一旁看他干活,时不时问些问题。林明远也耐心地回答,偶尔逗她两句,惹得她嘟着嘴假装生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