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仅要让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,还要带动周边村子一起发展。这就是他的追求,也是他的责任。
“明远哥,”孙巧玲突然说,“我觉得你现在比刚来村里的时候更像个大夫了。”
林明远一愣,随即笑了:“是吗?可能是因为有了更多牵挂吧。”
方志军也跟着笑:“确实,现在的明远,让人觉得很可靠。”
林明远站在医务室门口,目光穿透白茫茫的雪幕,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。
寒气顺着衣领往里钻,他却浑然不觉,脑海中全是蘑菇的事。自从他开始农技蘑菇以来,产量节节攀升,但销路却成了最大的难题。
“又在这儿发呆?”方志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“这么冷的天,还不进屋。”
林明远回过神,拍了拍身上的雪花:“志军哥,我这不是在想事情嘛。”
“还能有什么事?”方志军边说边推开门,“除了你那蘑菇,还能有什么让你这么上心的?”
屋内暖气充足,林明远搓了搓有些发凉的手,在椅子上坐下:“这不是产量上来了嘛,销路的事情让我有点发愁。”
“你啊,就是想得太多。”方志军给他倒了杯热水,“韩书记和老林这段时间可没闲着,天天往县城跑,就为了给你找销路。”
林明远接过水杯,热气腾腾的水汽模糊了他的视线:“我知道,所以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。”
正说着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韩大山推门而入,寒风裹挟着雪花涌进屋内,他的大衣上落满了白霜。
“明远!”韩大山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,“可算找到你了!好消息!”
林明远连忙起身:“韩叔,您慢点说,先喝口水暖暖。”
韩大山摆摆手,迫不及待地说道:“我和老林这段时间的奔波总算有了结果。找到一个稳定的买家,每个月能收三万斤蘑菇!”
“三万斤?”林明远眼睛一亮,随即又皱起眉头,“现在的蘑菇只有三百平,一个月最多产六千斤”
“怎么?”韩大山挑眉看他,“你小子做不到?”
“做得到!”林明远斩钉截铁地说,“再建四个蘑菇大棚,产量就够了。”
韩大山满意地点点头,在椅子上坐下:“那就好。你把需要的条件列个清单,不管是设备还是人手,村里都会全力支持。”
林明远数着手盘算着:“营养土制作设备得升级,温度湿度监测仪器要添置,营养液配制工具也得换新的”
“小事一桩啦。”韩大山一挥手,“你把清单写出来就行。对了,人手的问题你考虑过没有?”
“人手倒是不用太担心。”林明远说,“现在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在观望,只要效益好,肯定会有人愿意来干。”
方志军在一旁听着,突然问道:“明远,要是蘑菇那边忙起来,你还能照看医务室吗?”
林明远看出了他的担忧,笑着说:“志军哥放心,蘑菇那边主要是管理工作,不用我天天盯着。再说了,咱们医务室可是关系到全村人的健康,我怎么可能撒手不管?”
孙巧玲一直在一旁安静地听着,此时忍不住插话:“就是,我哥做事向来有分寸的。”
商量完正事,已经到了午饭时间。韩大山说家里还有事,婉拒了留饭的邀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