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天以后,南至六盘山,西至贺兰山,到处都是水,只留下几个山尖尖。这时,他才抽出宝剑,叫黄河水向前流去。
从此以后,山大沟深的大地,变成了一马平川,居住在黄河两岸的百姓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,开渠造田,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听到这里,我就十分好奇了,就问老者:&ldo;既然河神这么好,为百姓造了这么多的福,怎么你们还怕他呢?还说谁若到黄河上就是找死?&rdo;
老者苦笑了一下,道:&ldo;这你就不知道了,河神虽然治理了黄河,但是他是被淹死了,心中充满怨气,所以河神见到有谁过河,都会心生恨意,不愿让人顺利过河。&rdo;
原来,在这个地方,以前也还是有一些人会造一些木船,或是渡河到对岸去,或是去捞鱼。但是,无论是谁,无论你造的船多扎实,无论你的水性多熟悉,只要你去了黄河,都将有去无回。
有些人开着船到黄河上去,原本风平浪静的河面,或是突然狂风暴雨,或是巨浪涛天,或是旋窝突生,总之到了黄河上就别想着有命回去。
久而久之,这黄河里的河神不让人过河,就越传越多人信了,慢慢地也就再没有人敢往黄河上去。而如今,几乎没有人敢划船过河了。
听到这里,我不由大感惊讶,心道这事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过,因为在下游的村子里,像李大哥就常划着船去黄河上捞鱼,怎么到了这里就去不得黄河里了呢?
老者说:&ldo;你要想过河的话,就回兴县吧,绕过去,安全些。&rdo;
我说:&ldo;这里的黄河真这么邪门?&rdo;
&ldo;你不信?&rdo;老者问道。
&ldo;这或许是这里的河道比较凶险,出事的多,所以才有这么一河神夺命的说法吧?&rdo;我摇了摇头,毕竟河神管着一长黄河,别的地方都能渡船过河,没道理这儿就有河神夺命。于是我就说:&ldo;老叔,那你们这儿可有旧船,我出钱租你们的船可以么?&rdo;
老者见我不信他的话,似乎有几分生气,瞪了我一眼,然后说:&ldo;河边有几个外地来的古董贩子也要渡河去对岸,他们在村里借了一条船,你不信我的话就去和他们一起过河吧,不过出事了可别怨我没提醒过你,到时就等于哭吧!&rdo;
&ldo;河边有人借了船要渡河?&rdo;一听这话,我忙谢了谢老者,也来不及去在意他的警告了,然后就朝河边跑去,希望能搭一搭他们的顺风船…
☆、第四百二十四章同行
出了村,来到黄河边,果然见到有三个人正将一条小木船放入河中,准备渡河。
这三个人操着南方口音,领头的约摸四十来岁,跟着他同行的是两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。我打量他们的同时,他们也放下了手里的活,直起身子望着我。等我走近前去时,那四十来岁的男人就对我说:&ldo;你们别再劝了,我不信河神那一套,这黄河我是过定了。&rdo;
听到这话,我也算是明白了,他们这是把我当成了当地人,还以为我是来劝他们别过河哩。
我笑了笑,于是对他们说:&ldo;几位老哥,我是过路的阴阳,并不是来劝大家别过河的,而是想来问大家行个方便,带我一起过河。&rdo;
&ldo;你也想过河?&rdo;男人一愣,随后反应过来之后,便很慡快的点头答应了。
上船一聊,方才发现,原来这三个人竟然也是江西人。俗话说的好,这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,虽然我们不至于真的两眼泪汪汪,但是这感情也是能自然的熟络起来,多了几分亲近。
这三个人是以跑江湖收古董为生的贩子,从江西一路来到北方。年长的那个果然是他们的头,他们都管他叫老刘头,另外两个年轻一点的,一个叫小许,一个叫小刘,是老刘头的侄子。
我问他们,这穷乡僻壤的,人都没几户,怎么会有古董收呢?
老刘头神秘一笑,道:&ldo;这你就外行喽,这古董就得到这穷乡僻壤的乡下才好收。&rdo;
他这话其实我也懂,因为城里人见识广,大家都知道古董值钱,没有几个人会将自家的古董随便往外卖,又或是怕卖亏了,又或是知道行情开价过高,怎么很难捡到好东西。而穷乡僻壤的乡下就不同了,有时老人不知道自家的老物是值钱的古董,听说能换几块钱,多半就会出手,这样对老刘头这种古董贩子来说就有利可图了。
这时,年轻一点的小刘也道:&ldo;你别看这地方穷山恶水的,但是这黄河沿岸的村子倒有不少好东西。&rdo;
虽然穷乡僻壤的乡下好收东西,但是好东西一般只在以前的富贵人家才有,可是这里的村庄穷山恶水的,就算是在以前估计也不会有几户富贵人家吧?
见我不相信,小刘就说:&ldo;你不知道了吧,其实这儿的人世代生活在黄河里,虽然家里头没几个钱,但是黄河里却宝贝多的是。每当黄河断流的时候,当地人就会去挖河,什么古董金银都能捡拾到。&rdo;
说起这事,老刘头也好似对黄河知道很多似的,竟然跟我讲起了黄河里捡宝的事情。
他告诉我,他几年前曾来过一次这个地方,那时候正好是黄河断流的时候,就亲眼见到有村民在黄河里挖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鼎。也就是那次,让他捡了个漏,大赚了一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