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包小说网

面包小说网>大明复活了吗 > 第九十八章 文官们的小心思(第2页)

第九十八章 文官们的小心思(第2页)

朱元璋打了个哈欠,甚至都没正眼去看李善长,略带倦意的说道:“那就别讲了,咱己经乏了。”

“老臣觉得还是讲一下比较好,”李善长只感觉到面皮火辣辣的,但为了他们这群人的利益,哪怕会惹得朱元璋不高兴,也得硬着头皮说出来。

“若是…若是咱们大明的军队,攻占了倭国之后,在倭国发现一些微末的资源,比如什么小矿产之类的。”

“老臣觉得,也应该对诸位大人们一点小小的赏赐,就和之前朝会上商议的一样,按照捐献的钱财数量,进行分成。”

“这样才能更加的表现出陛下您的圣明,同样也能让诸位大人们,对朝廷,对陛下更加感恩戴德,更加尽心尽力,恪尽职守。”

李善长说完这些话之后,他身后的那些官员们,都暗自为这位李老大人竖起了大拇指。

还得是您老人家脸皮够厚,能说出他们的心中所想。

不过这些话也说的合情合理,自家这位陛下,哪怕再不要脸,恐怕也难以张口拒绝了吧,哪怕不给分成,等拿下倭国之后,赏赐肯定少不了。

和他们想的一样,这个时候的朱元璋确实不好意思张口拒绝,不然不就显得自己昏庸且不近人情了吗?

“嗯,韩国公说的很有道理,确实不能让咱大明的功臣们寒心,咱也相信,诸位不是为了倭国上面什么资源才跑来捐款的,相信你们哪怕不求回报,也依旧会大明做贡献,”朱元璋不情不愿的说着场面话,不过征讨倭国的钱粮不够用是真的,毕竟是要搞一场灭国之战,还要横跨大海,其中的人力物力各种耗费,简首就是天文数字。

所以朱元璋才想了这么一出,让李景隆传出风声,把这些官员们当鱼一样钓过来,让他们自愿出钱。

要是能白嫖他们是最好的,白嫖不了,无非是从倭国的银山上多拿出一部分来赏赐给他们。

但最大的受益者,还是朝廷,还是他朱元璋。

“陛下说的没错,老臣就不求陛下有所赏赐,只求大明千秋万代,沿海再无倭寇之祸患,还请陛下不要有所赏赐,这样更能展现出群臣们的爱国之心,绝对不是那群武将们可以比的,”监察御史凌汉是这群人中,为数不多的一个为大明着想的好官员,同样也是个铁头娃。

“凌老大人,你别说了,你倒是高风亮节,万一陛下真的同意,我们手中的钱财可就打水漂了。”

在凌汉的身边,一名官员不停的拉扯着他的官袍。

其他的官员们都快哭了,但也不得不顺着凌汉所说,不停的向朱元璋表达着忠心,就连李善长也嘴唇哆嗦着,狠狠的瞪了凌汉一眼。

看着这群文官们的窘迫样子,朱元璋都快憋不住笑了。

“行了行了,该赏赐还是要赏的,不然你们可就真的喝西北风了,”朱元璋捋了捋胡须,这群文官啊,果然都是利益至上的主,上回开口让他们捐点款子,一个个的还抠搜的要死,这回知道银矿的事,恨不得连家产都变卖了,有几个能像凌汉那样有家国大义的?

自己眼前的这些个文官们,谁是忠臣,谁是奸臣,谁是庸臣,朱元璋可以说看得清清楚楚。

得到了朱元璋这位陛下的允诺,这些官员们这才放下了心。

面带笑意的一同离去。

“百室,现在大殿之中,就剩你我君臣二人了,”朱元璋站起身来,一双锐利的眸子不停的上下打量着李善长,这种目光,让李善长有一种后背发寒的感觉。

”陛下,不知把老臣单独留下来,有何事相商?”李善长胡须抖了抖。

“呵呵,咱就在想啊,咱给你每年的俸禄是4000担粮食,折算成白银,也就是3000多两。”

“如今大明不过建国十五年,你们李家,又有那么大一帮子人要养,咱可是听说在你们府上做工的仆人,月俸不低啊。”

“爱卿你一出手就是10万两白银,可是比咱这个皇帝还要富裕。”

“啧啧”

朱元璋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,目光一扫,便看到此刻李善长的额头上面渗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。

不过李善长可是个老狐狸,立刻便出言为自己辩解道:“陛下,臣平日里就比较节俭,而且除了俸禄之外,陛下还时常对臣有所赏赐,我儿驸马都尉李祺每月也能往家中补贴,这10万两白银己然是臣的全部家当,绝对没有一丝一毫的贪污。”

“唉,百室,你跟咱说这话就有点见外了。”

“咱可没说过你贪污啊,节俭是好事,咱这个皇帝平时就够节俭的,也就只有西汉之时的汉文帝能和咱相比较。”

“十万两啊,咱自然是相信你的,但是其他人,咱就有点不大相信了,就比如刚才那个户部的侍郎,叫刘什么来着?”

“刘继,”李善长嘴角抽了抽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