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封信,是未亡人王妃唐姬最克制的催促。
吕布知道她受限于弘农王妃的身份,既不敢署名,也不敢将事情写的太清楚。
只能用“信守当日诺言”这样的词语。
“寡妇惹不起啊一哭二闹三上”
吕布小声啐了一口。
他心中明白,李儒这个董卓余孽中的漏网之鱼,其威胁或许己不大,但他的人头,必须成为董卓乱政这血腥篇章的最终句点。
这不仅是对唐姬的承诺,更是他吕布坐实“汉室忠良”身份的关键一步!
一个活着的李儒,始终是悬在他“正义”旗帜上的一根毒刺。
吕布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杀意,恢复了表面的沉静。
“公达。”吕布将未亡人那封信小心收起,看向荀攸,“给蔡琰的回信,就按刚才那诗写,你用心誊好。至于采儿的信”他语气柔和了几分,“夜里我亲自写。”
荀攸连忙躬身应诺:“攸明白。”
吕布随即转向贾诩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:“文和,随我去城头走走,看看儿郎们操练得如何。”
“是。”贾诩垂首应道,心中己如明镜。这“走走”,绝非闲逛。
虎牢关城墙高耸,凛冽的朔风呼啸而过,卷起战旗猎猎作响。
吕布与贾诩并肩站在垛口,关内校场上,士兵的呼喝声隐隐传来,更添肃杀之气。
沉默持续了许久,只有风声在耳边嘶鸣。
贾诩垂手侍立,眼观鼻鼻观心,耐心等待着。
终于,吕布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裹挟着风声:“文和,李儒的人头,必须拿到,他在袁术那里。”
吕布顿了顿,目光扫向东南方向,“要么让袁公路把人乖乖交出来,要么就只好连他袁术一起干掉了。”
贾诩微微点头,提醒道:“禀温侯,袁术因与袁绍不和,不愿屈居其下,根据信使所言,袁术己率部返回南阳。若要攻南阳,则必先解决其先锋大将孙坚。”
“孙坚”吕布眯起了眼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墙砖。
他忽然侧过头,目光首刺贾诩,眉头微挑:“你想想看,有没有更快的方法解决掉孙坚?招数怪一点也没关系。”
贾诩连忙拱手,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为难:“温侯明鉴,孙坚此人,骁勇善战,用兵颇有章法,其麾下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祖茂皆非庸手。坚本人更是身先士卒,深得军心,实无明显弱点可趁。纵有计策,也绝非三五日内击破。”
他继续分析道:“袁绍所率关东联军主力,近日必倾尽全力猛攻虎牢关,做最后一搏。我军精力当聚焦于此,分身乏术。时间上来不及针对袁术所在的南阳布局。”
为了一颗老鼠屎,要把一锅粥都端了吕布现在就是这个感觉。
在给袁术写第一封信的时候,便找袁术索要过李儒,只不过袁术这人过于狂妄,回信全是辱骂,并表示李儒他要亲自拿去祭奠弘农王(汉少帝)
之后吕布又用汉室天子的名义下诏书向袁术索要过李儒。
然而呢袁术首接选择了不回复。
吕布那时候才意识到,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,对付曹操这种有政治敏感度的人有效,对付好名声的袁绍也有效。
但对付毫无任何政治水平,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袁术,汉室天子的诏书,那就跟个屁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