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季的夜市,人流不多。
这就意味着客户群体少,加上簸箕竹筐这种东西,说实话,买的人也不多。
我和梁启文到夜市的时候,那个妇人己经在摆摊了。
她看到我,立即露出和善的笑容,然后一阵比划。
“她说那天谢谢你。”梁启文在一旁充当着翻译。
“没事的阿姨,应该的。”我点头道。
妇人拉着我的手,她的手上有很多伤口,应该做簸箕或者竹筐,被那些锋利的竹片割伤的。
我看了一下她摊上的竹筐,质量非常的好。
做生意,质量好,就意味着生意不好。
一个簸箕用几年,怎么二次购买。
她选择摆摊的物品,就己经大错特错,小镇上,卖这个,生意怎么可能好。
人家日用品店,都是顺带着卖,指望卖这些养活自己,只能说勉强度日。
但偏偏,这可能就是她唯一擅长的事情。
无解。
原本我是想来夜市看看,能不能出个主意,帮帮这妇人。
毕竟梁启文对她还挺关心的。
那天她掏钱递给我的时候,我就知道,她心肠不错,是个好人,起码明事理。
能帮就帮,帮不了的,无能为力,也不会强行去帮。
这就是我。
“方圆,能不能想个办法,让她生意稍微好点。”梁启文看着我,小声的问道。
“没。”我摇了摇头,只卖竹筐和簸箕,需求群体太少,这需要很多户人家才能做的长久。
今天张三来买,明天李西来买,可镇上一共才多少人,而且大多数,都是在日用品店顺手就买了。
夜市摆摊,只能碰运气。
这种生意,怎么做,又不是工艺品,还能卖贵一点,逮个冤大头。
妇人一看就是那种特别朴实的人,一个簸箕卖三块钱。
可乐都特么的两块了。
听到我的回答,梁启文余光瞥向妇人的摊位,微微叹息。
“启文,她是不是和你妈很像?”我开口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