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辅臣等人在挽袖子,张初尧觉得自己还是呆在家喝着茶迎客好。
自己最讲义气,这活儿就交给后辈吧,反正这活儿累,他们吃一回苦就明白自己是在为他们好。
修允恪,谢大牙,王辅臣等人想抬也抬不了。
他们现在是官员,余令没嚣张到让官员给自己抬轿子。
这事要传出去,这事得多招人恨,怕被人说到死。
到最后,王不二等人成了抬轿子的。
肖五混了一个徒步举牌牌的。
好事成双,和他并排走在一起的是小捡。
吴秀忠和朱存相混了一个拉陪嫁礼的活儿,他们早早的就去了茹家。
余令去找南宫居士沈毅了。
他的身份和地位做礼官最合适,也就是司仪的活儿。
这个时候的司仪可不是讲讲话,借着背景音乐给人催泪。
这个时候的司仪是管整个婚礼流程的。
对于余令的邀请南宫很感动,余令的婚礼他都不打算来的。
他觉得余令现在官大了,他要学会“避嫌”!
“你真的就不在乎?”
余令摆摆手“在乎有用么,在乎他们就不说了么,走走,家里缺个掌管诸事的礼官,沈公最合适,一定要帮我啊!”
“你真的一点都不在乎,你找一个人阉人主持你的大婚?我身份不好,你就不怕污秽了你的喜气!”
余令拉着沈毅的胳膊,大声道
“走了,走了,时间赶得太急了,什么阉人不阉人,只不过是一种活法罢了,至于喜气,人去了才有喜气。”
沈毅笑了。
如果当初家里有钱,自己也不会走上这条路。
如果当初日子过得去,自己说不定也会好好地念书去考个功名。
“你确定要我来当你的礼官,你知道的,这不是一件小事!”
余令无奈道
“沈公,你在万岁爷面前也这么墨迹么?又或是你觉得余家的门楣太低了,你瞧不上,怕去了碰头?”
“走吧!”
余令这边缺人,茹家也缺人。
出阁礼需要新妇家母登出阁亭,为新妇行出阁礼,抿唇、家母梳头、家母系缨、熏香等。
茹慈没家母,这事一般人还不能代劳。
万事有因果,谁要做了这个事,今后她就是余令和茹慈的长辈。
逢年过节必去不说,还要待她如生母。
秦郡王妃倒是想替茹慈来做出阁礼。
她虽然没明说,但却在茹家一直晃悠,等待着茹家开口。
只要茹家开口,她今后就能占两家的便宜。
在道德层面她可以成为余令和茹慈的娘。
再把人想的恶毒些,她就能拿着这件事,打着茹家或是余家的旗号来做一些利好她的事情。
余令哪能让比自己才大两岁的小姑娘占自己这么大的便宜,直接找到了诵经念佛为先生祈福的师娘。
她去了茹家,秦郡王妃就再也没出现过。
忙碌的时候时间总会过的出奇的快,一转眼时间就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