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士元真乃天下奇才也来,咱们继续喝!”
主位上,周瑜大着舌头开口,但语气极为诚恳,显然被庞统的计策折服。
“大都督过奖了。”庞统哑然失笑,“今日就暂且饮到这里,我这就去找孔明通气,跟他说明利害关系,让他助大都督一臂之力。”
没错,在明知有过节的情况下,庞统竟然要去说服诸葛亮,令其帮助周瑜夺回兵权。
初听之下,周瑜觉得根本不可能。
诸葛亮刚在自己手上吃了大亏,岂有以德报怨的道理?
但听罢庞统的分析,周瑜却觉得非常有理,甚至是大有可为。
不知不觉间,边听边喝越听越上头、越喝越上头。
加之今日先跟甘宁小酌交流感情,后跟鲁肃喝酒谈事,又跟庞统尽兴一番最终是不胜酒力。
“士元谈完后不如来府上歇息”周瑜邀请道:“你我抵足而眠”
“大都督好意心领,改日定来叼扰。”庞统拱手道:“今日先替大都督把事情办好,来日就能理直气壮入住,且找孔明对付一晚上。”
“好拜托士元了”
“告辞。”
庞统随即去往馆驿,准备说服诸葛亮帮忙。
并非动之以情,而是晓之以理。
庞统与诸葛亮有交情不假,但军国大事,私交再好也没用,最多算是个敲门砖。
何况庞统作为奇才,自有矜持与骄傲,岂会舍下脸皮去求诸葛亮?
庞统之所以信心十足,是精准把握住诸葛亮的须求。
诸葛亮,或者说整个刘备势力,前来江东的目的是什么?
联孙抗曹。
若再提炼一下,其目的就是借兵。
从江东方面借来兵力,一同抵御来自曹操的压力。
那么,对于诸葛亮以及刘备势力而言,自然是借到的兵力越多越好。
兵力越多,抵御曹操的希望就越大,这是所有人乐见其成的事情。
眼下江东有兵五万,孙权却只愿拿出三万给周瑜。
诸葛亮帮助周瑜夺回兵权,就能为刘备多借到两万兵力,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。
至于这么做之后,会对孙权造成什么威胁,又关诸葛亮这个外人什么事呢?
在这种情况下,周瑜与诸葛亮成了利益共同体。
周瑜听过庞统的分析,顿时惊叹不已,直接痛饮三大盏,导致有些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