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馆之外门可罗雀。
没有经历战事,镇天关内又都是一些登堂入室的强者,身强体壮的也不会感染风寒,作为医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生意。
清明搬了张凳子坐在墨成规面前。
就像是在私塾听课,津津有味听了起来。
“武夫武道登山,在见到大道之门前仅仅只是锤炼体魄,而在见到大道之门后,除了极个别特殊的登山之途,其余路径上体魄已经不是那么重要。”
“剑道修剑意,枪道修枪意,世间大部分登山之途多是以蕴养兵意为主,这种武道登山路径在我们天下书院就被统称为兵道。”
“也是世间最为主流的登山途径。”
“而在兵道之外,通过读书作画,下棋等等,人间百艺皆可窥见大道之门,作为代表的就是佛门,道教,以及我们天下书院为首的儒家。”
“不同于武道登山,我们这些杂学在攀登大道之山时便会在无形之中聚拢人间气运,一旦气运积累到了极致,便能以学问超凡脱俗。”
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入圣。”
“入圣之后挥袖起狂风,抬步生金莲,这都是平常之事,每一种学问入圣,都拥有截然不同的天地伟力。”
“这种境界,被称为天地圣人境,对比的就是武道登天境。”
“当然,天地圣人以气运成圣,天地大道的气运终究是有极限的,一道最多只能出一圣,例如我儒道,若是如今有圣人在世,不论后人如何惊才绝艳,都不可能再以儒道成圣。
“所以天地圣人武力比起登天强者略有不如,但论珍贵程度,比起寿元动辄数百载的登天强者,无疑是要难得许多的。”
清明想到在烂柯镇的褚胤,在刚成圣之时面对盖天散人都不能一招制敌,在武力上确实比一步一步登山而来的武者要差上不少。
想到这里,清明不禁问道:“修炼武道对寿元有所裨益,难道成圣不会增加寿元么?”
墨成规回答道:“圣人以人间气运成圣,可以说是天地的宠儿,而天道给我们人族规定的寿元仅仅只有百载,圣人遵循天理,自然不能跳脱于桎梏之外。”
“有些扯远了,我们重新说回武道之上。”
“在兵道与我们这些杂学之外,还有一群人,也算是攀登大道之山人数最多的一群人。”
说着,墨成规便是指了指清明:“便是你们武夫。”
“虽然我们将你们这些练武之人统称为武夫,但事实上,修炼兵道之人并不承认自己被叫为武夫。”
清明疑惑:“这是为何?”
墨成规笑道:“你们练拳之人,身体便是兵器,即便是在看到大道之山过后依旧需要继续打熬体魄,动起手来气血蒸腾,更是能徒手碎兵。”
“所以也被世人称为,粗鄙武夫。”
“这下你应该知道为何他们不愿与你们共称武夫了吧?”
清明翻了个白眼,小声嘟囔道:“怎么还看不起人呢。
墨成规哈哈大笑道:“世人本就是如此,南人瞧不上北人,北人瞧不上南人,这都是人间常理,你且听听就好,不用放在心上。”
“武夫修炼比起修炼兵道更加困难,因为拳脚便是兵器,所以必须将拳脚打熬的和兵器一样坚硬,同时还不能忽视武道境界,就像是修炼兵道之人同时练剑和练刀。”
“一心二用之下很容易文不成武不就,而且打熬体魄本就煎熬万分,比起单纯练剑练刀还要痛苦,能撑下来的极少。”
“可偏偏如此难以修炼,在境界低时,兵道之人只要拿着一柄神兵利器,就能轻易取走武夫性命。”
“所以世间大多数习武之人都只是在境界低时大熬一下体魄,随着境界升高渐渐也就放弃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