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倾尽心血、举全国之力培养的储君,竟然比不上苏柏教导才一个多月的小徒弟
谁又能甘心接受这样的对比!
“站起来!”
“立刻去给我抄书!”
“今天苏先生讲的内容抄一百遍,抄不完别想歇息!”
朱标只能低头应命,丝毫不敢讨价还价。
他甚至开始羡慕老西。
一样的吃住,每天相处,潜移默化下自然更易理解学习。
而他身为太子,百口莫辩,终究只能忍辱承受教训。
另一边。
苏柏接过酒盏,轻轻挥手示意差不多了,开始作总结:
“一句话概括,王朝三百年兴衰的关键,在于人与土地的矛盾。”
“人与土地?”朱棣微蹙眉心。
“没错。”苏柏点头:
“我国以农立本,百姓与土地世代难分。
无论黎民还是士族权贵,全都因土地而争夺不休。”
“此前讲赋税时提到过,土地大多被官绅与士族掌控。”
“因为土地是财富的根本来源,没人可以忽视,这才导致各方争先兼并。”
朱棣沉思良久,试探发问:
“照这样讲要是出现新的财富来源,或许能够削弱对土地的争夺吧?”
听了这话,苏柏略感意外,随即点头:
“想法不错,确实能缓和矛盾,但还不能根治问题。”
“其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——劳动力与生产力的关系,之后我们再细谈。”
朱棣喃喃重复着陌生字眼,神情更加迷惑。
还不待他开口追问,苏柏己回到原题——
《封建王朝的三百年》。
每当新王朝建立之初,百姓手中的土地尚且分布均匀,可那些权贵却越来越贪得无厌,占地越来越多。
久而久之,形成门阀势力,几家豪门大族便垄断了全国的土地资源。
普通百姓最终失去田地,日子难以维系,于是纷纷起义反抗。
这些起事的本质,是为了重新分配田地与财富,使国家资源更加公平合理。
苏柏说完后停顿了一下,旁边的朱元璋神色凝重,心头紧绷。
苏柏反问:“你们知道什么叫‘平天下’吗?”
朱棣满面笑容地接口:“这个我可知道!平天下,当然是驱逐异族,杀尽外敌嘛!”
苏柏捂住脸,叹气道:“真不该对你有什么期望!”
他怒道:“你脑子里装的什么?‘平’字不是杀尽、不是毁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