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功不可没,过也掩盖不得,是两件事。”
“要知开国君主制定的制度若未及时纠错,往往会被后人因循。”
“即使后人发现隐患,也因不敢妄动以免背上不孝不义之名。”
“历朝历代大多如此。”
“国家还能稳得住么?”
“我不是早提醒过你了。”
朱棣低声一叹。
本想为老父辩解几句,却又无力反驳这番言论。
权衡之后,
只能克制心绪免惹难堪,郑重行礼说道:
“确是孤识浅见。”
“愿先生指点迷津。”
苏柏边斟酒边淡然回应:
“不必说了,说得多了只会抱怨连连。”
“也怪不得会有这样的局限,毕竟人的视野有限,做不到事先知晓一切,这本就是常态。”
“知道得太多,却无力改变,只会更痛苦。”
“别不承认,你骨子里就适合过安稳日子,何必自找烦恼?”
听到苏柏如此首柏的点评,朱棣面露尴尬之色,但仍倔强地说道:
“呃”
“不至于这么否定吧,我觉得我也有进步的!”
“比从前还是强了不少!”
说罢,朱棣连忙走上前去斟酒,笑容恭敬地奉承道:
“您接着说下去吧?”
“咱们边喝边聊,轻松一点!”
“而且才讲到一半,不听下去我实在放不下心。”
“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看着他这副模样,
苏柏只得摇头轻叹,接过酒杯抿了一口,说道:
“你总抓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,该上心的重点却从来不上心。”
“我还真没见过你这么让人头疼的学生!”
朱棣咧嘴一笑,厚脸皮全然不怕打击,
不仅没有退却,反而更加殷勤地追问,
满嘴好话不断,誓要把事情前因后果弄个清楚明柏——
大明未来还将经历多少条曲折的道路!
在他一番死缠烂打之下,苏柏终于是投降了,只想尽快清净:
“别吵了,吵不吵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