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应下此事,很可能与此事有关。”
朱元璋略一沉思,颔首说道:
“说得过去想必是想借机查案罢了。”
“呵呵,确实符合先生性情。”
“不过如今他一人孤身,纵有谋略,无得力相助,想找出那幕后之人怕也难。”
“刑部那些官吏的做派,你也清楚。
连朕的话他们都阳奉阴违,”
“还能指望他们为民除害?”
太子点头称是。
不等朱标应声,朱棣己忍不住怒声开口:
“父皇!”
“这种懒政误国的东西,还要他们作甚?”
“今早我与大哥返宫前特地去了刑部衙门,结果您猜怎么着?”
“我们一进门就说正在查,查完再说。”
“全是一套套虚话,‘调查中’‘自有公论’,问得多了,干脆甩脸走人!”
“那态度,分明是羞辱我俩!”
“连我们都碰了软钉子,别人还怎么指望公道?”
“这等风气竟己传到京师,遑论偏远州府!”
这一番首来首去的大声指责,吓得朱标一身冷汗。
他急忙跪地叩首:
“父皇恕罪!”
“此乃儿臣处置不力,请父皇责罚!”
“待到明日,儿臣便去刑部理事,亲自督办一切相关事务,全力追查!”
“还请父皇允准!”
见朱标神色慌张、言语紊乱,朱元璋反倒露出笑意,抬手示意道:
“老大,你莫要慌张,这件事并不关你的事,却与朕、与大明的取士制度密切相关”
顿了顿,他接着说:
“苏先生所言不无道理,朕也听进去了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即便处死再多的人也是无济于事。”
“这些人固然令人愤恨,可哪怕将尚书、侍郎尽数处斩,换一批人来,恐怕也会重蹈覆辙。”
“所以,务必从源头着手!”
“这件事必须由专业之人来做,刑部那些人全是废物,但锦衣卫绝非庸才!”
“你且安心,那347号线索很快就可查清等到你与你兄长下次再去拜访先生之时,记得传达朕一句话,请先生务必隐忍,切勿轻举妄动。”
“朕定为先生出这一口恶气!”
听罢,朱标顿时放下心来,连忙叩首称颂皇上英明。
一旁的朱棣神情却满是失望,不过因朱标目光凌厉,他也未曾再多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