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包小说网

面包小说网>清宫秘史讲的是什么 > 第184章 李毓昌之死(第3页)

第184章 李毓昌之死(第3页)

“举报、谋杀、自缢现场……”李太清脑海中勾勒着侄子生平轨迹。

老举人心中一惊,赶忙找来银针,开棺验尸。

当银针插入尸体时,那泛着乌黑的颜色,无情地证实了他心中最不愿相信的猜想——

侄子是被毒杀的!自缢是伪装的第二现场。

李太清这位老人怒了,怀揣着那张浸满侄子血泪的残页,毅然决然地准备赴京告状,为侄子讨回公道。

淮安府的官员们得知此事后,顿时坐立不安。

江苏按察使急忙派心腹连夜赶到即墨,在李家祠堂外摆下盛大的排场。

来人满脸堆笑,打着“为朝廷大局着想”的旗号,苦口婆心地劝李太清“莫要轻信江湖术士之言,以免坏了地方的清誉”。

说着,还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锦盒,打开一看,里面金灿灿的金条,在烛火的映照下,晃得人眼睛发晕。

来人谄媚地说道:“李老先生一把年纪了,又何苦为了一个死人如此奔波呢?这些钱财足够您置办田产,保子孙富贵了。”

李太清见状,怒不可遏,抄起案上的茶盏,狠狠地砸向门槛,大声怒斥道:

“我李氏一门世代清白,岂会拿侄儿的命去换这臭钱!”

见利诱不成,淮安知府王毂又派人送来恐吓信,威胁要以“聚众闹事,扰乱视听”之罪治他。

然而,这位铁骨铮铮的老举人,只是冷冷一笑,将信笺付之一炬。

随后,他在族人祠堂前,虔诚地焚香起誓,“列祖列宗在上,保佑我为小昌讨回公道。”

老人背着行囊,徒步踏上了进京之路。

哪怕前方布满荆棘,他也绝不退缩。

当李太清的诉状递到都察院时,嘉庆皇帝览奏后,龙颜大怒。

他深知此事关乎朝廷的公信力与百姓的生死,当即钦命刑部侍郎初彭龄彻查此案。

面对如山的铁证,王伸汉等贪官却仍狡辩抵赖,声称李太清是“挟私报复,捏造事实”。

但在开棺复验时,那银针遇骨发黑的惨状,如同一声炸雷,彻底撕开了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。

真相大白之日,整个官场都为之震动。王伸汉被依法判处斩立决,王毂则被处以绞刑,

而那三名恶仆李祥、顾祥、马连升,或被凌迟,或被枭首。

师爷马光临阵倒戈,检举有功,免死罪发配黑龙江劳动改造。

所有的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
连两江总督铁保、江苏巡抚汪日章等大员,也因“失察”之罪被革职查办。

最终,嘉庆御笔亲书的《悯忠诗》碑,庄重地矗立在李毓昌的墓前。

诗中“毒遇王伸汉,含冤赴九泉”的字句,不仅是对李毓昌冤魂的深切告慰,更像是嘉庆皇帝对腐败官场发出的一声沉重长叹。

这场看似偶然的翻案,实则无情地撕开了大清官场的黑幕,让后人看到了一位寒门清官,用生命书写正义的绝唱,

如果没有李太清老人的执着,李毓昌之死将成为无人知晓的冤案,

绝大多数情况下,维护朝廷法律威严,恰恰是那些看似渺小的人物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