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伍公子,你父亲的事我也有所耳闻,这事可不简单呐,林钦差认定你爹是内奸,我若贸然插手,恐怕会惹上麻烦。”
伍绍荣心中一紧,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,递上前去:
“大人,这是一点心意,还望大人在皇上面前为家父美言几句,家父实在是冤枉啊。”
琦善接过银票,瞥了一眼数额,脸上闪过不满之色,冷哼一声:
“伍公子,你也知晓这事儿棘手,这点银子,恐怕难以解决问题。
如今皇上对鸦片之事极为震怒,我若要为你父亲周旋,可是要担很大风险的。”
伍绍荣心中叫苦不迭,没想到琦善胃口如此之大。
“大人,钱不是问题,您看多少才合适?只要能救家父,绍荣定当尽力筹措。”
琦善站起身来,背着手在书房里踱步,思索片刻后说道:
“伍家富甲一方,想必也不会吝啬。依我看,至少得这个数。”说着,他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。
“大人是说五十万两?”
琦善停下脚步,目光冷冷地看向伍绍荣:“伍公子,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吗?我说的是五百万两!
只有这么多银子,我才有把握在皇上面前替你父亲说情,让他免受牢狱之灾。”
琦善重新坐回躺椅,低声说道:“伍公子,救你父亲,千万别心疼钱,你也知道,这牢狱之中,什么人,什么事都可能发生。”
伍绍荣心中有苦,脸上却带着笑容:钱不是问题,三日内五百万两银子,定会准时打在大人名头账本上,家父的事还请多费心!”
琦善满意地点点头:“伍公子乃豪爽之人,老夫定当相救,等好消息吧。”
伍绍荣再次行礼,退了出去。
琦善平素与林则徐不和,林公坚持严禁鸦片,琦善则坚持驰禁鸦片,
二人背地里矛盾重重,琦善没少在道光面前诋毁林则徐。
林则徐一面严打十三行的内奸,一面对洋人施加压力,声称不交出鸦片就断电、断水、断食物供应,
洋人被困在商务会馆不能动弹,多日又不见伍家父子的面,心中慌乱无比。
在林则徐高压下,洋人不得不把藏匿的鸦片如数上缴,林则徐在虎门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。
在绍荣奔波下,琦善在皇上面前美言,伍秉鉴终被释放。
回到家,伍家父子一合计,主动拿出100万两白银支持朝廷禁烟。
这真是只见贼吃肉,不见贼挨打,商人挣钱不易。
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,禁烟英雄林则徐成了道光的替罪羊,随之被革职。
由于伍秉鉴与洋人关系很铁,他被朝廷任命为和谈大员,协助琦善与洋人签订各种条约。
随后,大清与英国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南京条约》,清政府被索赔鸦片损失300万两。
道光帝把怒气发泄在伍家,逼着伍家拿出了三分之一的赔款。
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,伍秉鉴和他的怡和行日子越来越艰难,清廷勒索他,外商利用他,伍氏家族的财富一点点被压榨。
1843年(道光二十三年),心力交瘁的伍秉鉴在广州病逝,终年74岁。
1856年(咸丰六年),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,战火无情地蔓延至广州。
在中英双方大炮的轰鸣声中,曾经辉煌一时的怡和行被炸毁,瞬间沦为了一片废墟。
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伍秉鉴的商业根基,也让伍氏家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支柱。
此后,伍氏家族迅速走向败亡,曾经家族发家的故事,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