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包小说网

面包小说网>清宫秘史讲的是什么 > 第251章 天津教案(第2页)

第251章 天津教案(第2页)

“哦,快快说来”咱仨商量一下。

“大人,上策是,调淮军入津,杀几个‘真凶’平洋愤,再暗地抚恤百姓——这叫割肉饲虎,保全局。”

“中策呢?”烈文追问。

“中策是拖!就说‘查无实证’,等英法联军自己打上门,咱们再‘量中华之物力’——反正条约是签不完的。”

“下策”薛福成忽然压低声音,“借百姓之刀,驱洋人之虎。津门民气可用,闹大了,洋人未必敢在火药桶上跳舞。”

曾国藩盯着《天津县志》里“咸丰三年,大沽口炮台陷”的记载,半晌才道:

“上策是跪着死,中策是躺着死,下策是拉着全城百姓一起死。”

赵烈文眼前一亮,“中堂大人,杀几十个百姓,打知府、知县的屁股,再赔几十万两银子。这样或许能让法国人消气。”

这事看上去对洋人软弱,可真对洋人强硬,太后这边的意思?

曾国藩想起英法联军烧圆明园这件事,腿肚子转筋,脊梁骨冒凉汗。

“行了,这事就讨论到这吧,让我再想想。”曾国藩摆摆手,二位幕僚知趣退去。

三日后,知府张光藻满头大汗来汇报工作,“中堂大人,这事儿邪乎得很。卑职查了,

育婴堂里的娃娃多是弃婴,天热染了痘疫才没的,哪来的挖心?可百姓信这个啊,现在都在等着看大人如何处理这样事。”

夜里,总督府,烛火被风刮得直晃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!

曾国藩的幕僚们分成两派,一个年轻幕友拍着桌子喊:“凭什么让百姓偿命?是那丰大业先动的枪!”

“黄口小儿懂什么!”老成些的刘蓉敲着烟袋锅,“法国联合了英、美、俄,七国军舰都在大沽口游弋了。

军机处的电报刚到,太后原话——‘万不可启衅’。”

曾国藩捏着那份电报,指节泛白。自言自语道:“老臣一生致力保家保百姓,如今要砍自己人的头!”

“大人!”刘蓉猛地站起来,烟袋锅在地上磕出火星,

“您忘了八里桥之战了吗?僧格林沁率蒙古铁骑冲洋枪队,马尸堆得比城墙还高!

咱没那枪,没那船,跟洋人硬碰,天津就得变成第二个圆明园!到时候,死的就不是二十个百姓,是成千上万!”

曾国藩望着窗外,教堂方向隐约传来哭喊声。

他拿起朱笔,手却抖得厉害。赵烈文低声道:“中堂,您常说‘乱世需忍’。可这忍字,是拿百姓的血和骂名垫着的啊。”

曾国藩浑身一震,朱笔沙沙判立决二十人死,流放二十五人,知府知县渎职罢官,流宁古塔。

三日后,告示贴满了天津的城墙。“正法二十人,流放二十五人”的字样被太阳晒得刺眼,百姓扔的烂菜叶糊了满满一层。

曾国藩站在总督门口,听着街上“卖国贼”的咒骂,捂着胸口剧烈咳嗽,猩红的血点溅在雪白的手巾上。

“大人,法国公使说满意。”亲兵低声禀报。

曾国藩没说话,只是望着大沽口的方向。

那里,几艘外国军舰正慢悠悠地游弋,炮口对着这片他要“守护”的土地。

风里飘来幕僚们的低语:“这不是大人的错,是大清真的没力气了!”

天津教案就这样糊里糊涂结案了,至今天津人都骂曾国藩是软蛋!可谁能知道,洋人和尚确实没掏孩子们的心肝肺。

喜欢请大家收藏:书海阁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