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诗音有个屁的意见。
然后这事就这么定下了。
但具体的事宜还是要等再过几天商议。
因为殿试到了。
林大人怕李慎这次要是再给老李探花拿个探花回来,老李探花原地出殡,万一事成定局,再让女儿替别人家守孝,那就十分不可取了。
事实证明林大人的考虑是对的。
殿试结束。
李慎又双叒给老李家拿回了一个探花,皇帝还当场给他写了个对联,叫&ldo;一门七进士,父子三探花。&rdo;
据说皇帝的墨宝已经快马加鞭送去保定城了。
林大人当时听说了这个事,回来就拉着夫人的手下了个预言。
老李探花要不好了。
第106章李某某与战神表妹(9)
老李探花真的不好了。
科考三年一度,每一个进士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,一甲前三更是万万里挑一,不然前几年父子两探花的名头也不会传得那么广。
但我可以理解老李探花的意难平,毕竟今科的三甲文章已经被张贴出来供人抄阅,任谁都能看得出来,前面两位的文章虽也算得上佳作,却比不上探花文章精简风流,李慎那个探花的位置当真来得憋屈。
据说殿试当天是封名排序,原本三甲已定,偏偏觐见时皇帝觉得李慎眼熟,问了他家世,一问之下得知他父兄都是探花,顿时想弄个佳话,点了李慎做探花。
结果名封一开,李慎的文章正在首位。
皇帝想凑好事,自然不会有人告诉他大李探花那回就把老李探花就吐了血,皇帝自我感觉十分良好,觉得自己凑了一桩好事,于是亲笔写下对联,点名送给老李探花。
老李探花收到对联的当天又吐了一口血,不过这次比上次要严重得多,毕竟上次只是个探花名头,看不见摸不到,怄几天气也就罢了,这次的对联是天子派人一钉钉敲在李家大门口的,老李探花天天要上衙的人,出一趟门就看见对联,出一趟门就看见对联,没几天人就躺下了,起初只是头晕,后来就是昏迷,水米不进。
这事自然没人捅给皇帝听,和老李探花关系好的不吭声,关系不好的也不敢在这事上触皇帝霉头,消息传到林府那会儿,都是李恬收到信,准备回家侍父疾的时候了。
说是侍疾,谁都知道,这就相当于回去见最后一面了。
李慎刚好还没被派官,上官也抬了抬手,放他和李恬一起回去。
我有点不大放心,毕竟李恬自己也是个病秧子,万一看着他爹没了,自己也倒了,以林诗音的性格,大概要过很久才能缓得过来。
而且这个世道,她以后当真还能再找到李恬那样合心意的夫君?
但凡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,对我来说就不算麻烦。
我找了个时间跟林大人谈了谈。
我准备去一趟保定。
林大人起初坚决反对,他担心我的安全,毕竟从小养在深闺,上次上京是和家人一起也就算了,这次李恬李慎都已经出发两天了,眼看是追不上了,他又离不开京城,保定虽然近,但路上风险多,就算带足了人手,他也不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