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是成本控制。
你敢信,二手屏供应商坐地起价,拆机货的价格跟橙子拿正版一手屏一个价。
再说气态锂电池。
手机30秒充满内核黑科技,这个东西拆机小工是真没辄了。
我拿2500的工资,不是2500万,老板您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!
这可是橙子1的独门绝招,真没辄啊!
最后是系统。
这橙子1的山寨品“橙子1”,就别说30秒快充,连30秒进个短信都费劲。
“橙子1”的小作坊其实就在橙子小作坊的对面。
老板感慨:为什么大家都是小作坊,我的橙子1就没这种爆火的命呢!
不止是“橙子1”,一些准备做高仿橙子1的大聪明档口批发商,全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当然了,气态锂电池就算了。
其他方面,倒不是这些山寨厂商做不出能跟橙子1差不多性能的手机,而是这个成本都超过了人家终端定价499。
砍头的生意有人做,赔钱的生意没人愿意干。
橙子1做到了,性能和我一样的,价格肯定比我贵,价格和我一样的,性能肯定比我差。
请把橙子1是性价比的代名词打在公屏上,谢谢!
小麦!那我呢?
你不是为发烧而生的吗?
初代的小麦定位,其实走得路子和魅镞都“巧合”的一致,要做极致性能的追求者,一个是为发烧而生,一个是极客精神。
华北强山寨厂商们达成的一条共识就是:山寨橙子1,那就是死路一条。
原因有两点:
一则成本方面,橙子1过去一周利用华北强的分销渠道,已经售出30万台了,已经有资格拿着订单去对供应链上下的各个环节议价了。
二则技术方面,“30秒充满”已经成了橙子1最显眼的标签,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可,乃至于橙子0os系统的流畅,都成锦上添花的亮点了。
这两方面的原因,导致了很多仿橙子1的山寨厂商还没来得及出货,就已经亏掉底裤了。
已经生产出来的高仿橙子1的山寨机,要么分销二三线城市乡镇,要么拆机回收。
反而是当初老老实实仿平果4的山寨厂商,居然和橙子1形成了实打实的差异化竞争。
它们的各种硬件配置,也不和橙子1拼“性价比”,就是主打的高仿平果4。
要么就是勉强能用,终端定价不超过380元。
要么直接拉高配置,用绝对硬件配置实力,来弥补自己软件系统的不足,价格直接超过699元。
别说,这样的高仿平果4,还真有大批消费者买单。
那些手头拮据又想体验智能机“高级感”的打工仔、学生党,揣着皱巴巴的钞票在档口前反复比对。
380元的高仿嗨疯四,虽然充电要四个小时、触控偶尔失灵,甚至拍照能把人脸拍的一团模糊
但胜在外观几乎能以假乱真,往裤兜里一揣,走路都带起风来。
三天前,港版平果4水货陆续抵深,华北强正版终端售价突破万元大关,悄然成为深城高消费群体的新宠。
当橙子1用“30秒充满”惊艳众人,打造出自己产品的标签,这些平果4的“智能平替机”正靠着不同人群的价格锚点,在华北强低端下沉市场撕开一道口子。
这和主打“快充”的橙子1,形成一种诡异又稳固的共存生态。
没有华北强的山寨机,在中低端400~600元这个价位,来与橙子1抢市场的生态位。
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快充,对很多人来说,花小钱买个“面子”,远比性能来得实在。
这些只想赚点钱的山寨厂商,又何必跟橙子拼死拼活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