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旁的卢象升也接过话茬,道:“大明朝的这些文人官员,能力好的好,差的差。
最好的和最差的,简直就是云泥之别!”
也确实如此,明末这个大环境当中的官员,上限极高,下限极低。
“陛下,那咱们该怎么办?”孙传庭问道。
孙杰想了想,道:“既然人家求到咱们头上了,那就帮一把。
令,第一新编军向潼关进军。第五新编军向山西南部进军!”
孙传庭和卢象升,将孙杰的这些命令全部记了下来。
孙杰的征兵已经完成,其中正规军有十万人,预备役有二十万人。
正规军这十万人,被分为十个新编军。
每个新编军有一万人,之前的那些老兵,有一大部分都成了这些新编军的军官。
那些功劳大、头脑灵活的人,基本上都会进入大秦军校学习,成为军参院的后备力量。
每一个新编军下辖三个师,每个师三千人,同时拥有一支一千人的军直属。
师下面分为三个团,团下面就是营、连、排、班。
火器在孙杰的这些军队当中非常普及,为了方便各个军种之间的配合,所以孙杰彷照了现代的军制。
每个军都有骑兵、炮兵等兵种,不需要额外调配。
这十个新编军中,有两个军驻守在长安城附近,合称长安军,是孙杰的亲卫。
军中士兵,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之前的老卒,精悍,忠诚。
如今兵工厂那边正在加班加点制造98k,长安军将会成为第一部分装备98k的士兵。
剩余的九个新编军,一个在辽东,一个在北平,一个在山西。
辽东以及北平那边的新编军,由梁五统领。
赵大顶前不久,被孙杰调到了宁夏镇,布防宁夏、甘肃、延绥三镇。
掌控两个新编军,以及几个预备军。
预备军就是预备役士兵,装备比正规军稍微差一些。
两个新编军就是两万人,收拾福王他们,实在是简单不过了。
孙传庭和卢象升领下孙杰的命令,便走出了御书房。
两人的关系本来还不错,可自从他们两个人各自成为文武参院当中举足轻重的存在时,几乎很少像之前那样了。
在回去的路上,他们两个人还在刻意的远离,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。
他们两个人也知道各自的身份,都是朝中大员。
为了避嫌,他们两个人不得不这样做。
事实上,他们这种做法完全多虑。
但小心驶得万年船,他们两个人都在大明朝那边摔过跟头,自然不会再犯这种低级的错误。
两个人就好像是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,各自走在回去的路上。
虽然这件事情没有放在明面上,但孙杰或多或少也察觉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