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温度最高加热至300摄氏度,坚韧性和能量疏导性能会比常态高出270!
最最重要的一点是,这类合金的各类参数,皆在基础材料的范畴之内,成本低廉。
它能这么强,完全是百余种参数和一种共振模块的组合运用。
即使缺乏共振模块,仅凭精确的参数组合,仍能保证其性能可以达到峰值状态的65。
目前他已知的初级合金材料,没有一个综合性能与之媲美,耗费的天灾中枢初级材料还不少。
“好强的材料技术,炼金术师职业的主导方向莫非就是材料学?”姜霄赞叹。
无尽系统的职业面板,是有炼金术师这个职业的。
副职业的考虑选项再加一项。
或许盖亚大陆上有能开启炼金术师这项职业的物品?
没有再想,获得一项用途广泛的材料,姜霄脑海中顿时列出多种用途,同时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灵感如流星闪过。
“不如将镭射武器融入机铠,制造一批全覆盖式机铠战甲,械兵也能安装镭射武器模块,多出来的载重只需将械兵主要关节,换成这种合金。
对,还有加热系统,只需给能量传输口增加一个释放阈口。”
械兵的能量问题姜霄并不担忧,只要它们待在天灾中枢的始源数据网范围,天灾中枢便能依靠发电组的能源,无损耗实时传输能量!
械兵的体积不小,可以将接受模块设计的大一些,传输效率足够械兵高强度作战。
目前天灾中枢的数据范围是半径十公里,而在此之外只要保证每隔一公里都有一只械兵,天灾中枢的数据网络便能不断延展!
损耗?数据信号强度?环境干扰?
始源数据岂是如此不便之物!
说干就干,趁着灵感充沛,姜霄立即调出天灾中枢的界面,试着将黑蜂骑士的材料调试出来。
材料的调试必须精准无误,否则一项参数小数点错误,带来的连锁反应将会让材料变成垃圾!
其中要考虑的微观层面因素很多,多到让大部分文明的材料学的主要推进方式是实验试错,不断在错误中进步。
星际文明也是如此。
姜霄不确定亚罗记忆中的参数是否完全准确,因此需要不断尝试。
果不其然,第一次生产失败。
根据天灾中枢的扫描和观察,其中十二条参数的精准度有问题,小数点六七位不是极限,接下来就是让天灾中枢自行试错了。
前面准确数据有了,其余的试错对天灾中枢而言很快就能完成。
再将镭射的收束推导丢给天灾中枢,姜霄埋头继续研究起镭射模块的武器化技术。
不知过去多久,直到茜灵的紧急通讯响起,姜霄才从研究中抬起头。
“还差激发模块。”
姜霄咂咂嘴,掏出终端,端起水喝了一口。
正在冥想的希光也在此时睁开眼,拿出个人终端。
姜霄喝水的动作一滞。
姜霄站起身,望向已经结束冥想的希光:“怎么样,现在对上二阶巅峰勉强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