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,只要力所能及,必不负兄长所托”
“江东军滑如泥鳅,今日,好不容易将其缠住,必须将其留下,兄弟你也看到了,荆州军不堪大用,只能围住江东军,却不能一击必杀,着实可恨!我琢磨着,可否由关羽关云长亲领兵马冲杀一阵,以坠江东士气?”
刘备叹了口气,道:“兄长,实不相瞒,云长他并不在此处”。
黄祖以为关羽在避战,当即变了脸色,道:“那他在哪里?”
“沧口”
黄祖大为惊咦,“关云长怎么到了沧口?他去哪里干什么?”
“兄长出城之后,我一直苦思冥想,孙策这么一反常态地进攻我方,到底因为什么,后来,我琢磨着,兴许是为了沧口”
“唉呀,如果贤弟早些醒悟,那该多好呀”
刘备沉默不语,派出关羽依旧未能挽回局势,这是他从未想到的事情。
眼下,黄祖打算让刘家军打头阵,没有关羽这等猛将坐阵,伤亡岂不是惨重无比?
看来,待会儿一定得从长计议。
剿灭孙策,刘备愿意出一份力,但如果让他大出血,他肯定会三思而后行。
刘家军奔袭各地,大小战阵数百场,能够存活至今的,都是百战老卒,刘备还指望靠他们来扩充军力了,若是折损太多,刘备就真的一无所有了。
黄祖也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,他斟酌一番说辞,嘴里道:“只要兄弟此次助我渡过难关,他日回返南阳,我一定为兄弟补上一份重重的厚礼”。
刘备不为所动。
黄祖又加了一块筹码:“贤弟有勇有谋,是难得的将才,统领五千军卒有些屈才了,我觉得以贤弟之能起码能够统领一万大军”。
这就是许诺了,只要刘备肯出兵,黄祖便会为其补上一万名军卒的缺额。
兵权诱人心!
长久以来,刘备一直想恢复到万余军卒的规模,只可惜,寄人篱下,刘表不允许在荆州出现这么大一股不受控制的军力。
明面上看,刘备对刘表言听计从,对黄祖更是尊崇有加,可这又怎样?
刘备归顺袁术的时候,一样表现的很是温顺,可是,李贤南下之后,袁术不知所踪,刘备却活得好好的。
众人一直认为,袁术之所以落得今日这般下场,一定与刘备脱不开干系!
这一次,如果不是真的没办法了,黄祖说什么也不会许下重诺。
怎么办?应诺还是拒绝?
拒绝的话,黄祖会不会当场翻脸?要知道,对方可是有两万兵马呀。
刘备权衡利弊,半晌之后方才应道:“兄长的事情便是我的事情,我与孙策本就有仇,若能手刃此贼,自然是一举两得的事情”。
黄祖大喜过望:“好,真是好兄弟,我黄祖在此立誓,此生绝不负你”。
刘备笑道:“多谢兄长厚爱”。
有的人一诺值千金,有的人誓言却连屁都不如。
黄祖是哪种,刘备无从判断。
不过,皇帝不差饿兵。
刘备既然应承了这差事,那么,索要一些盔甲、兵器完全在情理之中。
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,现在不去狮子大开口,难道还等黄祖大发善心?
刘备讨要了五百副盔甲,黄祖连个折扣都没打,当场便让军卒交接完毕。
换上精良的甲胄,刘备深吁一口气,关羽、张飞都不在身边,他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博一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