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徽不置可否。
等到刘备告辞之后,司马徽吩咐下人:“即日起,府院封门闭院,若有人来访,便说我闭关修书了”。
“喏!”
刘备离开司马徽的府邸,第一时间将法正唤到跟前。
“孝直,水镜先生给我举荐了两名大才,一为卧龙,一为凤雏,我想修书一封,与他们详谈一番,你觉得如何?”
法正连连摇头:“使君不可如此,卧龙也好,凤雏也罢,都是世外高人,像他们这等人物,绝不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,使君若是诚心相助,倒不如登门拜访”。
刘备眼前一亮,他拍了拍脑门,道:“却是我糊涂了,不错,登门拜访,以示诚意!那便先见凤雏”。
法正又道:“使君又错了,先见卧龙,后见凤雏,绝不可颠倒了次序,否则,两者只能得一”。
刘备略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,“幸有先生提点,否则,谬之大矣”。
法正没有居功,只是提醒了几句,让刘备做好被拒的心理准备。
刘备叹了口气,他知道,如今荆州就像个烫手山芋,除非真有扭转乾坤的大才,否则的话,局势不可逆转。
对于小有名气的名士来说,荆州太过危险,如果施展计策使得荆州转危为安倒也罢了,定能成就一番美名,可是,如果荆州沦陷,出仕的名士必将受到牵连。
刘备别无选择,外部的力量靠不住,他只能从兖州内部想办法。卧龙也好,凤雏也罢,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有他们相助,荆州说不定真有转危为安的可能。
时间紧急,在一队百余人的骑军护卫下,刘备来到了隆中。
谁曾想,接连两次刘备都吃了闭门羹,诸葛亮拒不相见。
虽说门童说的委婉,可是,对于刘备这等人精来说,再委婉的语气也掩盖不了直观的事实,诸葛亮不想出山。
有心转身离去,再去见见庞统,可是,来都来了,总归要见上一面,否则的话,如何能够甘心?
刘备劝慰自己,于是,在一分风雪交加的日子,他再度叩响了诸葛亮的院门。
这一次,诸葛亮没有搪塞。
相会之后,刘备按捺住激动之意,道:“久闻先生大才,我有一事不明,还请先生教我”。
诸葛亮云淡风轻:“使君过誉了,我常居于乡野之地,孤陋寡闻,只怕会误了使君的大事”。
刘备连连摇头,“先生莫要自谦,如今汉室衰败,奸臣假借皇命行事,荆州风雨飘摇,不知先生可有妙计?”
诸葛亮沉吟一番,嘴里道:“益州刘璋不足畏惧,真正威胁荆州的还是江东孙策,徐州李贤,只要分而化之,荆州之围立解”。
刘备眼前一亮:“请先生教我!”
“我听说孙策有一个妹妹嫁给了李贤,如果此女突遭不测,江东、徐州必生间隙,那时,使君再使人离间江东,当可收获奇效”
刘备恍然大悟,这么简单的道理,为什么他之前没有想到?
孙尚香是联系徐州、江东的纽带,如果她出了问题,不管凶手是谁,双方的关系都将破裂,那时候,夹缝中的荆州就有了可乘之机!
俗话说,一叶障目,难道真是这个道理?
只是这一计,刘备便对诸葛亮刮目相看。
接着,刘备又请教天下大势,诸葛亮一一道来。
曹操、孙策皆可为援,益州刘璋懦弱可欺,占据荆、益二州,当可争取天下!
刘备听得眉飞色舞,很多之前他想都不敢想的东西,诸葛亮都有了实施方法。
刘备惊为天人:“请先生出山助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