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,如今关中隶属于曹操。
虽说曹操不会拒绝天子葬于陵园这等大事,可是,李贤还想尝试一番,能否尽快夺回洛阳。
在李贤的运作下,马腾、韩遂反目成仇,韩遂、马超接连退兵。
兖州军再无奥援,只能独自面对青州军的兵锋。
三日,青州军连破三城。
曹操度日如年,却怎么也想不出破敌之策。
下邳,伏皇后请出“先帝遗诏”,列侯董承宣旨。
“朕初得疾,但下痢耳……卿与李卿从事,事之如父……”深沉的语调将遗照完整地讲述出来,董承环顾四周,嘴里道“国不可一日无君,如今先帝驾崩,擢皇次子刘敦为太子,继承皇位,诸位可有异议?”
正殿内的左右文武齐齐叩首,嘴里齐呼“我等并无异议!”
都到了这时候了,连董承都妥协了,谁还傻到不知死活?
董承心中憋屈,明面上却不得不依礼行事,只见他挥了挥手,一小队内侍便稳稳地走向了刘敦,这些内侍手捧锦盒,盒内放着黑里透红的绣龙衣衫、玄色的珠帘玉圭以及一方墨色紫金腰带,看上去着实华丽无比。
“陛下请更衣!”董承近年苍老的厉害。
刘敦年仅十二岁,他的母妃已经死了洛阳之乱,是伏皇后将他一手带大。
听到董承所言,刘敦求助似地看了伏皇后一眼,得到肯定的答案后,他才立起身子,穿上帝袍。
“吉时已至,陛下请登基”
刘敦点了点头,他来到李贤面前,道:“先帝说过,李卿待我刘氏父子厚矣,众卿听令”。
“臣等听令”
“骠骑将军李贤挽狂澜于即倒,救社稷于水火,劳苦功高,朕甚是感动,特加封李贤为大将军,赐介亭侯,领青州牧,并授其开府建衙之权!”刘敦面朝文武,嘴里郎朗作声。
以上这段话,刘敦不知道背诵了多此次,此番,顺溜地念出口,他长长地出了一口大气。
昔日,刘禅继位,诸葛亮也不过得了个武乡侯,而关羽也只不过是汉寿亭侯而已。
眼下李贤的介亭侯虽然比不上诸葛亮的武乡侯却也相差不远了。
至于说青州牧,此时大汉十三州,李贤占其六,赦封李贤领青州牧的这一诏令,象征意义要远远的大过实际意义,毕竟,李贤是州郡的实际掌控者,只是欠缺一个名义而已。
可以想象,用不了多久,李贤将名正言顺地成为大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贵。
“臣惶恐,臣何德何能!还请陛下收回成命!”李贤弯腰拜下。
不管怎么说,此番所得已经出乎李贤意料。
可以想象,伏皇后在其中出了多大的力。
此时,适当降低姿态有利于拉拢人心。
“嗳,李卿不可。左右,黄门何在?”刘敦高声喝问。
内侍快步前来,嘴里应道“奴婢在”。
“传朕旨意,今后李卿上朝入宫皆可不拜!”
“奴婢遵旨”
是年,刘协次子刘敦登基为帝,改年号为章武,并追谥刘协为孝献皇帝,尊皇后伏氏为皇太后,谥黄夫人为昭烈皇后。
新君继位,刘协却迟迟不能下葬,时间已久,李贤也好,刘敦也罢,都将成为天下笑柄。
为了配合李贤行事,青州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,只可惜,曹军一心死守,青州军进境颇慢。
有心用上破城利器火药,李贤却又觉得为时过早。
洛阳也好,长安也罢,都在关中腹地,若从青州进军,即便花费几个月也难以成功。
可是,如果从冀州进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