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太快了,又会逼的某一方造反。
难,难,难,难于蜀道,难于登天。
清朝,光绪年间。
“联姻数百年,蒙古居然还能独立?”
光绪不解,蒙古分内外已经多年,但整体上可以算做一块。
大清现在这么弱,蒙古名义上还是大清的属地,怎么后世反而分开了?
慈禧:“沙俄!”
“罗刹鬼子觊觎北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从圣祖爷开始,就不断南下,占我大清土地。”
“大清灭亡到后世新国建立,中间有几十年,是军阀混战、外敌入侵。”
“历来中原战乱,边疆都是保不住的。”
“李渊建唐之时,也与突厥签订盟约,将边疆之地许了出去。”
“强如太宗,亦有城下之盟。”
“后来励精图治、强兵富国才将边疆收了回来。”
光绪问道:“后世武功之盛,远迈汉唐,为何不收回来呢?”
“可还记得后世地图与五常之说?”
其实不用后世地图,光绪想起了挂在御书房的地图,记起外蒙的位置,便瞬间明悟。
外蒙,苦寒之地。
不考虑外部势力的干涉下,华夏想收回来很简单。
然后呢?
整个北方完全和罗刹接壤,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,想想就头疼。
不派兵吧,两国交流,总不能指望另一方讲良心吧?
派兵吧,海对面还有一个阿美,要强大海军,还要6军防守海岸线,预防海军被全歼了。
北方边疆线,加上海岸线,需要的军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真这样做,那和穷兵黩武也没区别了。
索性将外蒙留着,当一个缓冲,缓解压力。
想到此处,光绪脸上露出笑容。
大清虽然亡了,但蛰伏下来,后世亦有出世之机。
蒙古,虽然名义上是个国家,但绝对不如爱新觉罗的后人过得好。
从历史角度来说,华夏与罗刹,都被蒙元占领,自然谈不上什么好态度。
从现实来说,两国绝不会允许自家边疆上冒出一个强国。
想起后世地图,蒙古被夹在两国中间,只与两国接壤。
五常中的两个大国,伺候一个蒙古,这得是多大的福分。
后世的蒙古,想必除了放牧、采矿,便没有其他产业了。
怪不得连浙江都有从蒙古飘来的沙尘暴,当真是惨。
光绪评价道:“虽然穷了点,但他们获得了自由。”
文华殿之南,内阁办事处所。
“呦,满蒙八旗世代联姻,没想到最后,蒙八旗抛弃了满八旗。”
按制,清朝内阁大学士满、汉各2人。
协办大学士满、汉各一人,学士满6人、汉4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