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我是表演型人格,自己在家学不进去,一到图书馆比谁都认真,人越多越认真。〗
〖我是打鼓型人格,能坚持的,我也会一直抱怨,不停的打退堂鼓。〗
〖我是抱怨型人格,一会抱怨怎么这么远,一会抱怨早知道不带那么多东西了,重死了,一会抱怨早就不该来。〗
〖我是内向型人格,我走了七公里的路回家,跟人说我是坐车回的。〗
〖我是想象型人格,想徒步,想爬雪山,然后,从来没踏出过一步。〗
〖我是臭美型人格,去哪玩都只带短袖短裤短裙,所以去哪都挨冻,但下次依旧这样。〗
〖我是你们先走吧型人格,看到能休息的地方就走不动道儿了,就会说你们先走吧,我休息休息,其实我不会追上去了,我希望等到他们登顶后下来。〗
大唐,天宝三年。
眉州,洪雅县。
老君山,即今瓦屋山。
鸳鸯池边,高适正在给水筒接水。
“后人的登山杖是铁做的吗?”李白看了眼双手握着的竹竿,感觉还是自己用的好些。
用竹竿,颇有一番意境。
“太白兄,真的不回去长安吗?”
蜀地,确在三人寻仙之旅的规划中。
尤其是老君山。
传说当年老君西行,便是到了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访道隐居。
而历史上,张道陵也是在此地悟道,创五斗米教。
到了这里,三人寻访羌民,又知在当地人的传说中,老君山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地。
传说蜀王蚕丛曾在此地教民养蚕,死后埋葬于此。
三人到了山脚下,只觉来对了地方。
老君山既像传说中被折断的天柱,也像传说中的不周山。
按照三人的计划,是没有这么快进蜀地的。
实在是,来求诗的人太多了。
长安、洛阳的贵人们,全派人来寻李白。
金银、美酒、美食、美人,哪怕是当官,都可以为李白解决,要什么给什么。
就一个要求,写诗,把自己写进去。
史书留名很难,但让李白写诗反而简单。
后世要背李白的诗,那个叫汪伦的,既不是贵族世家,也不是达官显贵,就是有两个臭钱的商人,可偏偏在后世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来了,瞧见还有杜甫。
呦,买一送一。
杜甫的诗,后人也要背。
你和李白一人写一吧。
高适:我呢?
贵族:你哪位?
高适:……
被逼的没办法,李白让他们找个酒楼,表示喝了酒才有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