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包小说网

面包小说网>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亲人 > 第419章 真假陵墓(第3页)

第419章 真假陵墓(第3页)

曾国藩有个湘军幕僚名叫邓赓元。

邓赓元出身湘乡邓氏,邓氏家族的家谱称他们的祖宗正是东汉名将邓禹。

北魏尔朱荣屠杀洛阳贵族时,邓禹后人带着祖先遗骨,难度最终辗转定居湖南,邓禹墓就这样落在了湘乡县。

邓赓元跟曾国藩说,雍正年间湘乡的彭氏家族,为了侵占邓氏土地,勾结官府,在地方志里把邓禹墓认定成了伪墓。

邓氏族人四处申诉无果,成了冤案。

曾国藩一听,这还了得?

决定为邓赓元出头做主,于是就有了那封写给湖南巡抚的信。

有了曾国藩的支持,湘乡邓禹墓,这个离邓禹本人历史活动范围最远的邓禹墓,就变成了真邓禹墓。】

东汉,建武十三年。

高密县。

提到自己的埋骨地,高密侯邓禹很确定自己埋在高密。

因为提到的七个陵墓所在地,没有洛阳的名字。

不出意外,要么陪祀皇陵,要么埋在封国。

既然没有皇陵的名字,那就只可能在自己的侯国了。

怎么可能舍近求远,埋的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地方。

哪怕说自己埋在南阳新野也成,好歹也是祖地,可偏偏没有,那就只能是侯国所在地了。

新野表示:我们和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,我们不造假,我们是实打实的邓禹故里,谁来也抢不走。

但后人又提到是因为北境沦陷于胡人之手,儿孙带着自己迁居。

换做自己,生这种事,大抵也是会把祖陵迁走的。

所以,现在邓禹也搞不清楚自己未来究竟是埋在何地了。

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邓禹墓?

邓赓元的故事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,关键就是一个东西:家谱。

在唐朝以及唐朝之前,家谱是世家大族特权的一部分,普通人家没资格编修家谱。

北宋时期,随着地主士绅取代世家大族成为统治阶层的主体,编修家谱的限制开始松动。

欧阳修、苏洵等人开创的“欧苏遗式”逐渐成为谱系学的主流。

明朝嘉靖年间,中国家谱学迎来了一波大转折。

受大礼仪事件的影响,修谱自皇室从上到下全面放开,民间开始大修家谱。

家族无论贵贱都可以修家谱,平民无论贫富都可能入家谱,家谱迎来了全盛时代。

但是问题随之而来,大多家庭都没有明朝之前的记录,该怎么办呢?

答案也很简单,找不到祖宗,就认一个。

只要找到时代合适的历史名人,再编一些像模像样的家族迁徙路线,就能自圆其说。

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,许多明清文人当上了修谱先生,为付费客户编修家谱。

出钱不多的,直接套模板,帮你找几个不同时代的同姓名人串起来。

钱给的够多的,可以精细化定制,做到逻辑严谨、不落俗套,还支持追溯三皇五帝。

随着修谱的进行,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认祖宗需求,与高质量祖宗供给不足的矛盾。

毕竟大家的祖宗认来认去,同姓的历史名人就那么多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