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羽:“谢谢”
我:“我最佩服霸王打仗从来不用什么谋略,都是嗷嗷叫冲上去a对面”
项羽:“上一个嘲讽我们楚人的已经让我烹了,你的命是批的?”〗
——————
“额,所以我们学的四书五经,很可能已经不是诸位先贤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?”
“你这不是废话吗?忘了孔子还亲自在评论区讲解理念吗?”
说来可笑,孔子亲自讲解理念,却被明清某些文人攻击,说他不是真的孔子。
他只是一个姓孔,名子之人,只不过恰好抢到了评论机会,所以冒充孔子。
他们还有一套完善的理论。
真正的孔子应当是子姓,名丘。
天幕评论区的名字应当为:子丘。
即便以子姓孔氏命名,也应当是孔丘,而非孔子。
孔子都被气笑了。
天幕取的,我又不能改,你们还能找到这一套歪理邪说,真是佩服。
瞬间,孔子明白了什么叫: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。
他们信奉的孔子,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庙宇里享受供奉,不能出现在他们面前。
“唉……孔子对自己话语的解释,居然是错的,这出哪说理去?”
“吴兄,别纠结了,你学四书五经是为了搞明白孔子的理念吗?”
“难道不是吗?”
“当然不是!读书是为了当官!官家怎么解释,我们就怎么读!”
知识的解释权,从来只掌握在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手中。
对知识的解释,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。
一切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稳固国家、实现长治久安。
所以,君为臣纲,君不正,臣投他国,只能是君为臣纲,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
比如,王朝末年,为王朝尽忠、宁死不降的官员,哪怕他们欺压百姓、无恶不作,新朝也要给他上个谥号,表扬他为国尽忠。
百姓问:他欺负我们,为什么还是一个美谥。
朝廷答曰:虽然他无恶不作,但他对王朝尽忠,是忠臣,你们都要像他学习。
哪怕朝廷欺压你们,让你们都活不下去,到了王朝末年,你们也应该为国家尽忠,而不是造反。
又比如,你穷是你自身的原因,你投胎投错了、你不努力、你懒、你活该,反正不是因为贵族老爷们压榨。
你们要踏踏实实干活,贵族老爷心善,会赏你一口稀粥喝的。
还比如,某些公认的、享受百姓祭祀的英雄,但朝廷为了长治久安,只能委屈委屈他们,不仅不宣扬他们的事迹,反而将他们从史书上抹去。
再比如,贵族老爷们犯了罪,但他们于国有功,只不过这个国,指的是贵族老爷们的国,所以将功折罪,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
什么?斩?
我堂堂天龙人,贪几个钱而已,罢免我的官职,让你们这群苦哈哈心理满足一下,还不够?
退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