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,嘉靖年间。
北京,驿馆。
“评论和视频有什么关系?”许三多百思不得其解。
“和太白楼的砚友本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”李时珍抚摸着令牌和银章缓缓开口解释。
砚友,即书友。
太白楼,在明朝是个烂大街的名字。
开酒楼,不知道取什么名字,那就直接叫太白楼。
太白楼,一般接待文人墨客、达官贵人。
文人可以直接在墙上或店家专门设置的题诗区提笔写诗词。
题诗区,有的是一堵白色的石灰墙,有的是用木板铺上白纸。
有实力的店家,还会用珍贵的石材、木材。
文人题诗之后,店家就会请石匠、木匠、刻匠,将诗词雕刻在木头或石头上。
当然,要在石材或木材题诗,一般都是出名的文人,大多都是店家出钱专门请来写诗,为酒楼扬名的。
和现在开业典礼,请明星来唱歌差不多。
不出名的文人,但自我感觉字写的好、诗词也写得好,那就可以提笔写在墙壁上。
写完之后,店家看你写得好,不仅会免你的花销,还会奉上一笔钱,感谢你帮酒楼扬名。
但前提是写得好。
如果写的不好,字写的歪七扭八、诗词也狗屁不通,下场比吃霸王餐的好不了多少。
心大一点的店家,礼貌的让你付钱,然后请你圆润的滚出去。
心小一点的店家,直接带人动手将你打出去。
打也是讲方式方法的,不打要害、不打出外伤。
主要以羞辱为主,诸如推搡、打屁股、吐口水。
尽量不打脸,除非实在忍不了。
如果打脸,那就用力打腮帮子,打落他几颗牙。
明律:毁人一牙,赔七石米。
不过,打脸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打伤别人的眼睛。
不打眼睛和不打要害,都是为了规避法律。
明律规定:打的别人重伤成疾,要赔一半家产,把别人眼睛打出问题,还要杖刑一百加流放。
不过,酒楼一般都会养些未成年的孩子,教他们怎么打人才能不违法。
明律规定:十五岁以下幼年,除人命案一般不问罪,小错直接赦免,大错花钱赎罪。
但你穿越回明朝,成了一个不足十五岁的小孩,请千万不要尝试。
如果你不是士绅、富商、贵族、官员之家的孩子,也不是有权之人、有钱之人的奴仆,想靠着这条律法免皮肉之罪,和白日做梦没多大区别。
因为百里侯会和蔼的看着你,阴恻恻的说道:“小朋友,大明律确实要求幼年非人命大案不问罪,但大明律没规定,本官不能打你杀威棒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