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,“新秦中”已经和帮派分子二次合作,接受改编,并且东渡黄河。
帮派分子,懂得都懂。
那时天幕又没出现,所以和历史上一样,“新秦中”只有三师,每师有两旅,每旅有两团,每师定员一万五千人。
但这才四万五千人,多余的人自然不能遣散,所以和历史上一样,成了没在编制、没有番号的部队。
没在编制,帮派分子自然不可能给军饷,虽然有编制的他也没给(刚开始给,但是拖拖欠欠,更后来,干脆直接不给了,别问,问就是中枢财政困难,等缓过来了就给)。
但没编制也有没编制的好处,自主展,只要有钱、有粮、有本事,你能拉起多大的队伍就拉多大。
而且随着天幕出现,明牌告知天下归属。
本就几方下注的富豪、士绅们加大了对“新秦中”下注的力度。
保守一点的:家中子嗣稀少的,就父亲支持帮派分子,儿子去新秦中。
家中子嗣多的,大儿子去渝中,二儿子去新秦中,其他儿子送出国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激进一点的:把地都分给穷人(和倭人战争期间,新秦中没有实行土、地、革、命,只是推行减租减息),随后变卖家产去新秦中,捐了,全捐了。
全家齐上阵。
父亲年龄大,那就当个教书先生,帮新秦中扫盲。
母亲年龄大,那就帮着纳鞋、洗衣服。
儿子就去扛枪,女儿、儿媳就去当护士。
天幕都明牌了,只要脑子没病,都会来赌一把,混个开国勋贵。
一时间,融入新秦中的人数以万计。
还好,这群人也不傻,知道当地负担不了这么多人,变卖家产所得,买的最多的就是粮食和药品。
而且住房之事,这群人还不麻烦新秦中,给我们划块地,提供点工具,我们自己修,能住人就行。
当时有个小战士好奇的问:“乖乖,这群地主老爷什么时候这么有奉献精神了?”
老战士嗤笑道:“奉献?他们是在博未来,人家等着咱们打下江山,和咱们一起坐江山呢!”
小战士急了,“这怎么能行!咱们辛辛苦苦给穷苦人打江山,到最后又是他们做江山,那咱们不是白打了吗?”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
小战士指着天幕,“要我说就该把他们撵出去,没他们支持,咱们不也赢了!”
“撵?人家把地分给穷人,又把家产变卖了全捐给咱们,来了也不要求特殊待遇,自己修房子,和咱们吃一样的,还扛枪打倭人,怎么撵?”
老战士叹了口气,“他们这是阳谋,人家就是冲着将来能成为坐江山的才来的,偏偏你还没办法撵他们,你撵他们这不是把他们往渝中和倭人那里赶?”
小战士想反驳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,因为老战士说的是对的。
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,道生一,一生二,三生万物。
华夏人做事做人,总是和三能扯上关系。
既然有了保守派和激进派,那就还有一派。
不过不是常见的中间派,而是恶心派。
父亲当汉奸,然后家人火登报和他脱离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