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山村出来,离得桃叶渡已是很近,不过数十里的的路途。
待到了桃叶渡,却发现不过整个渡口冷冷清清,原本靠岸停泊的近百大小船只居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只有几只明显破旧不堪的小船孤零零地横在岸边。
里头自然是空空如也的。
“这,这是……”
姜凤正归心似箭,此时便如被当头泼下一桶冷水。
要知道这栖凤城位于桃叶渡的下游,顺流而下,不过两天的工夫就可以回家。
如今片帆不见,如果走陆路的话,怎么也得花上两倍的时间。
若是平时,多这两天大约也无妨,可如今是多事之秋,时局纷乱,谁知道这多出来的两天,会发生什么事。
“到岸上人家问问吧。”
若是平时的桃叶渡,此时正是热闹时分,那载客的,运货的都要在此中转。
地位倒跟东临驿有些相似,而岸上沿河的地带,自然地修起了一排房屋,做起了各路买卖,有的做点小吃食,有的则是做些扛包装货的力气活儿,还有捎带手的卖些本地物产之类的,倒也说不上店铺,搭上一两间茅草房,把大门一开,东西摆上,人坐在门口,见有客来,便放声吆喝个几句。
可今日,这些沿河的房舍却都是紧闭门窗,看着冷冷清清,一丝儿人气也无。
姜凤瞧着心中生疑,“难道这里的人,早知道了京中生乱了不成?”
“许是昨日所见的溃兵,有顺流而下的也未可知。”
澜雨眉眼微挑,面上神情倒是淡定自若。
二人一连看了好几家,却发现屋内都室空冷灶,哪里还能瞧见半个人烟?
“咦,那坡下有人!”
在离河岸较远的一处坡底,只见有人影躲躲闪闪地伸了个头,很快又缩了回去。
澜雨飞身紧赶几步,身如离弦之箭,终是堵在那人的前头。
“大爷饶命啊!”
姜凤赶过去的时候,正好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跪在澜雨身前叩头求饶。
“大爷饶命,小的只不过是因为家贫,实在吃不起饭,这才想着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人家丢下不要的东西,拿来救救急,并不是有心要偷东西的啊……”
姜凤听着就是一窘。
“你先起来,我们又不是官差,不管这些,你先说说这桃叶渡是怎么回事?这里的人都去了哪儿?”
那汉子爬了起来,用破袖子擦了把脸,偷眼瞧着姜凤与澜雨二人。
他见这二人年纪甚轻,虽然衣着是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衣料,这男子还是个会武的,但确实不像是官差什么的,这才把心落到了肚子里。
“夫人,大爷,你们是才刚来的吧,这也幸亏是遇到了我,不然可就要大祸临头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