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鞭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,
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
骏马嘶鸣,如离弦之箭般朝着紫山县方向疾驰而去。
李山见小侯爷已然出发,不敢有丝毫耽搁,急忙策马紧跟其后。
王校尉、丁校尉与林校尉三人,
亦是神情肃穆,各自带领着麾下队伍,
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,有序地踏上征程。
在队伍中间,
夹杂着一些今早一同随他们出镇的陌生身影,
其中有苍云镇里的百姓,
也有此前逃难至此的难民。
这些皆是年轻力壮的精悍小伙。
就在昨夜,小侯爷心怀悲悯,
毅然下令从粮仓中取出大部分粮食,分发给这些难民与镇里的大华百姓。
每人都分到了足以维持生计的口粮,这让他们心中满是感激。
不仅如此,镇子四方门口还支起了几口巨大的铁锅,
煮起了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的粥。
百姓和难民们排着长队,捧着碗,眼中满是对生的希望。
正是小侯爷的这些善举,才让他们在这乱世之中得以生存,不至于饿死街头。
这可是活命之恩!
而其中一些身负家仇国恨的壮汉,
怀着满腔的悲愤与报国的热忱,纷纷来到镇守府外。
他们神情激昂,言辞恳切地恳请小侯爷收留他们,
让他们能够参军报国,为家人报仇,为朝廷尽一份力。
小侯爷心中虽有些顾虑,毕竟战事残酷,
而这些人又未经正规训练,贸然参战恐有性命之忧。
然而,这些壮汉们心意已决,在镇守府门前长跪不起,以表决心。
他们的眼神中,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对小侯爷的感恩。
最终,小侯爷被他们的执着与赤诚所打动,
只好吩咐他们前往后勤军需处,由军需李校尉负责。
后勤军需处为他们分发了一些兵器,
甚至连平日里挖土的工具也被临时充作武器。
就这样,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,
混在队伍之中,一同迈出了镇子,踏上了未知却充满热血的征程。
更多人看到小侯爷一马当先,不由诧异。
“啊?这,
难道小侯爷每次打仗都必定要冲在最前面吗?”
一位刚加入队伍的新兵,眼中满是疑惑与敬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