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到南门战事打响,城内鞑子慌乱之际,
便瞅准时机,如猛虎下山般从北门突袭。
右军与后勤团紧密配合,截断紫山县与外界的粮草运输通道,
同时准备云梯、攻城槌等攻城器械,随时听候调遣。
小侯爷主动请缨,愿带领麾下轻骑,在城外游弋,
一方面协助北门突袭的左军,
另一方面防止有鞑子突围后逃窜。
大将军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,点头应允,并叮嘱道:
“战场凶险,务必小心行事,不可冲动。”
小侯爷抱拳应道:
“请大将军放心,末将定不辱使命!”
是夜,月色如水,
却无法驱散众人心中对鞑子的怒火。
将士们秣马厉兵,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战前准备。
整个苍云镇虽静谧无声,却处处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之气。
天刚破晓,
前军依计行事,迅速抵达紫山县城南门。
顿时,战鼓擂动,喊杀声四起。
“杀鞑子!还我家园!”
的吼声如滚滚春雷,响彻云霄。
城楼上的鞑子见状,急忙敲响警钟,召集人马,全力防守南门。
与此同时,中军的精锐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,悄然接近北门。
他们勒紧缰绳,屏住呼吸,眼睛紧紧盯着城门,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。
而小侯爷率领的轻骑,也已在城外就位,随时准备支援。
城内的鞑子万夫长站在南门城楼,
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,心中虽有些慌乱,
但仍强作镇定,指挥着士兵们拼死抵抗。
他以为敌军此次是全力强攻南门,
却不知危险正一步步向毫无防备的北门逼近。
随着大华军队如雷霆之势展开进攻,紫山县城内的鞑子顿时乱作一团。
这可是面对十万之众的强军。
而整个紫山县才仅仅有三千多人。
在南门,当前军擂响战鼓,喊杀声铺天盖地传来时,
城楼上站岗的鞑子哨兵先是一愣,紧接着脸色骤变,
惊恐地瞪大双眼,慌乱地敲响警钟。
那急促的钟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,仿佛是死亡的丧钟。
“华军来了!华军来了!”
鞑子们叫嚷着,纷纷从营帐中涌出,
手持兵器,脚步踉跄地奔向城墙。
鞑子万夫长匆忙登上城楼,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华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