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匆匆,
仿若白驹过隙,
太阳东升西落,
一日的光阴便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。
王铭为了构思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工代赈方案,
已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,整整一天一夜未曾踏出房门半步。
除了吃饭,方便之外,均都伏案而作。
他全神贯注地思索着重建紫山县的每一个细节:
修筑城墙以及县城内的房屋,这可是重中之重的工程,
既需要技艺娴熟的瓦匠,更离不开大量的砖瓦与石灰。
思来想去,王铭觉得烧制石灰与砖瓦这事儿,交给军队负责最为妥当。
军队纪律严明、执行力强,由他们来组织人手,
定能高效且优质地完成任务。
河道的整治同样刻不容缓。
必须对河道进行全面清理,挖掘其中的淤泥,
重新规整河道,等大雨到来之时,让水流恢复畅通。
挖出来的淤泥可是宝贝,全部晾晒至干,
再研磨粉碎,随后均匀地撒入农田,
这对提升土地肥力、恢复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帮助。
王铭考虑到程家主为人忠厚,做事踏实可靠,
便打算将这一重任交予他和他的手下,相信他们定能不负所托。
而那些大片荒芜的农田,
要想重新焕发生机,翻耕工作必不可少。
这就需要各式各样的农具,像曲辕犁、铁锹等等。
打造这些农具的任务,自然就落到了各位能工巧匠的肩上。
他们凭借精湛的手艺,一定能打造出实用的农具,
为农田翻耕提供有力支持。
王铭绞尽脑汁,
苦思冥想还有什么落下的,
突然想到那些妇女和儿童由于身体条件限制,
无法从事下田劳作或是河道挖掘这样的重体力活。
但他们同样可以为赈灾出一份力,比如安排他们上山捡拾柴火。
毕竟在这个时代,无论是做饭还是取暖,
都离不开柴火,其需求量巨大。
总而言之,
王铭的宗旨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灾民闲着,
要充分调动起所有人的力量,共同为重建家园努力。
而他付出的代价,便是原本用于赈灾的钱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