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山县诸事尘埃落定,局势渐趋平稳。
这一日,
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,洒在县衙的庭院中。
王铭身着一袭素色长袍,
正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行囊,准备带着程雅赶赴下一个县城,
继续履行巡查之职。
就在此时,
一名快马加鞭的信使匆匆闯入县衙,呈上一封书信。
王铭展开信件,
只见其中夹着一份军报与一封密信,竟是小侯爷所寄。
军报上详细记录着抄写大将军呈递给朝廷的军情。
信中提到,
大军已然在雁门关集结完毕,欲与鞑子一决高下。
然而,局势却不容乐观。
鞑子的左贤王亲率十万精锐,死守雁门关,始终闭门不战。
那雁门关,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巍峨屏障,
高耸入云,城墙厚实坚固,
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势,着实易守难攻。
我方军队为打破僵局,发起了数次试探性进攻。
战场上,喊杀声震天,硝烟弥漫。
但每一次冲锋,都遭遇了鞑子顽强的抵抗。
尽管我方将士英勇无畏,可无奈雁门关防御森严,
数次进攻下来,虽未遭受毁灭性打击,却也伤亡众多。
而那雁门关,依旧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,静静地矗立在那里,毫发无损。
仅仅一个月的对峙,
便让大将军以及初来乍到的小侯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烦躁。
毕竟,军中粮草储备虽尚可支撑一两个月,
但长此以往,绝非长久之计。
战争的僵持,不仅消磨着将士们的士气,
更让后勤补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小侯爷在密信中言辞急切,向王铭求助。
信中满是对当前局势的忧虑,询问王铭是否能凭借其智谋与见识,
想出良策,助力大将军攻破雁门关,打破这胶着的战局。
王铭读完信件,神色凝重。
他深知雁门关之战的重要性,也明白小侯爷此刻的焦急。
沉思片刻后,他毅然决定改变行程,
即刻掉头前往最西北的石山县。
石山县,